陳沐沒有想到,在他看來不過是賺到蠅頭小利,卻足夠讓香山軍戶歡天喜地。
因為尋常婦人是沒賺錢資格的,她們可以下地幹活也可以受千戶攤派而織絲,卻根本沒想到會得到報酬。
而且這件事在陳沐的操作過程中,其實還有很詭異的一點,他並沒有給軍戶支付銀兩。因為香山的土地本就不多,耕種出來也不過一萬三千畝田地,上田少而下田多,交了衛軍田稅,拿走衛官俸祿,剩下還不到兩萬石。
依照慣例,有一部分還是要入衛官庫,千戶所截留部分、百戶所截留部分、千戶本身截留、百戶本身截留,在軍戶心裏對自己的供糧是有預期的。
三到五石。
陳沐又手把手每人發了十石。
當然,現在他已經不能像過去那樣完全手把手了,而是提前傳令百戶在百戶所召集旗軍,下達的命令中包括旗軍家眷,由各小旗帶着發糧,他則在一旁說話。
準確的說,今年香山所每戶旗軍所獲俸糧是十二石,其中二石陳沐當着他們家眷的面着重說了,這是給織綢緞的酬勞。
這是不論旗軍還是余丁婦人都想像不到的。
三年時間裏,陳沐由小旗到千戶,歷任皆為一把手,可以說作為資深衛官有一套成熟理論,每戶旗軍半年八石米,在他的計算中,是一個可以供給九成旗軍全家餐食保障的口糧。
而多出來的二石,則可以讓他們獲得入冬的衣服等生活必需品,不用睡豬圈、不必把狗子當作熱水袋。
織絲再獲得二石米,可以讓他們沒事食些肉食,供給所需營養。
這不是旗軍的營養,而是余丁補充營養,旗軍的營養有千戶所養的豬羊雞鴨,還有旗軍的老本行去捕魚,在這一點上旗軍營養還是能保證的。
只不過因為豬是放在軍戶家養,就會出很多問題,比方說豬養不肥。
在香山近畿的百姓家,只要日子還過得去的,養豬一年到頭都能有二百斤上下,可香山所軍戶養的豬,就算細心呵護,也只能養到一百三四十斤。
陳沐怎麼想也想不明白,還是周行給勾來的香山百姓旗軍說出到底為什麼——因為軍戶窮。
人窮不光志短,人窮了養豬都養不肥。
各百戶所是肯定要留糧食以備不時之需,但香山千戶所的旗官除了俸祿不需要再耗費囤糧,因為他們有賞銀,巨額的賞銀。
刨去買船,一千五百匹綢緞由李旦換來七千多兩銀子,這已遠超朝廷原本所記功勳賞銀。
廣東連年用兵,錢財越積越少,連濠鏡商稅都成了廣東都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對倭寇購賞,也越來越少。這次他們整個香山才得到兩千七百兩的賞格,可為換來這兩千七百兩,他們交出了廣海六百多顆真倭首級、曾一本部兩千多顆海盜首級,最後均下來才不過一顆一兩。
陳沐沒給旗軍多發,他只給了副千戶百兩、百戶五十兩的獎賞,旗軍則依照戰功,功勳高的分三五兩、功勳低的分一二兩,陣亡的賞格也是一樣,總共發下去三千多兩,比朝廷給的購賞只多出他給衛官的銀兩。
算下來,他有了三千多兩的私財、千戶所則多了兩千五百兩庫銀。
這些錢早晚要用,不過要用在正途上,陳沐想在香山建個紡織工廠,用有限的織機四個時辰集中工作來最大效率增加產量,把這事交給各個百戶,讓他們去同旗軍商議後確實可行。
旗軍並不反對這種形式,安全上也可由旗軍護送,又能讓各戶旗軍多一份收入,唯獨給不給總督上手本,讓陳沐心裏犯難。
「千戶,這事讓上面知道,准許了肯定有人從中取利;不准許更是不能幹。」鄧子龍、石岐這幾個信得過的手下來給陳沐出主意,石岐道:「可要說直接弄,到時候讓人知道了卻也麻煩。」
「還是上本吧,千戶。」鄧子龍想了想說道:「不單香山,今後千戶若升任指揮,到時整個衛都要這麼做,即使現在別人不知道,將來也是都要知道的。」
陳沐想想確實是這個到底,這事它藏不住,乾脆先上一封手本給肇慶張翰,等張翰同意再發給都司指揮。
張翰會臭罵自己一頓是意料之中,為了避免
第九十三章 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