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倫敦府下轄城鎮的大街小巷、村莊郊外,每個百姓都發現他們身邊到處有人在傳播一個消息。
「知府大人的安民小劇場就要開播啦!
正在面向英格蘭、愛爾蘭、蘇格蘭招收編劇、演員、舞娘、詩人與樂人。
不論是全英格蘭最老練傑出的演員,還是只對演戲稍有了解的愣頭青,只要有志於此、用心學習,在倫敦府的安民小劇場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一經錄用即發放安家銀十兩,月薪二兩白銀起,更有倫敦城內安排住房的重大福利,夏日飲冰、冬日暖牆,成家立業指日可待!」
佈告一出,即轟動全國,別管會不會、甚至別管到底看沒看過戲劇,只要能湊出點路費,各地趕來的應募者絡繹不絕。
老劇場的詹姆斯做夢也想不到知府大人為他們準備的新劇場選址。
原本官府的計劃是修繕被搶掠燒毀的老劇場,可修繕的工作做到一半,老詹便陷入濃重的擔心中,不敢再繼續修繕下去。
因為女王被明軍押送上船了,倫敦城內一定還有心向都鐸王室的百姓,到時候老詹等人為湯顯祖演出,哪怕他們不懂眾矢之的這個成語,也能想到自己的下場。
湯顯祖也有這樣的擔心,這些優秀的老演員如果在別人的破壞中被殺,造成的損失比官府捕殺幾個反叛者要大得多。
何況如果發生那樣的事,帶來的影響會很不好。
所以他專門找上老詹說:「沒事,可以換個劇場位置。」
老詹姆斯認為湯顯祖會給他換個安全的地方,卻沒想到幾天之後,他和在漢文學堂上課的莎士比亞一起被帶到城外西郊。
城外西郊的漢普頓宮。
在泰姆河畔,湯顯祖跨入宮門站在最前約五十米見方的前廣場中間,轉過身張開雙臂道:「這裏,這裏作新的劇院。」
湯顯祖差點就為自己這明智的想法鼓掌了!
漢普頓宮這地兒它在郊外,全石制大型建築,放火是肯定燒不壞,又有一座城門能對看戲的百姓進行檢查,內部還能駐軍。
幾乎能杜絕裏應外合、火藥爆炸、攜帶兵器等問題。
而且這王宮以前誰來過?如今直接給他們開放了——這也是安民大劇場名字的來源。
在大明,安民的意思是安定百姓生活。
而在詞彙匱乏的英格蘭,反正這是個新詞兒,由『人』和『劇場』這兩個舊詞拼在一起。實際上怎麼理解都行。
人的劇場、觀看者的劇場、或者人民劇院?
他們沒那麼多詞,日常所需的分類詞就倆,一個是『女王的』、一個是『人的』。
湯顯祖最近剛剛學習到一切比較新奇的東西,新生。
英格蘭人從歐羅巴學來的東西,在湯顯祖的理解里,比較像王莽的托古改制,名義上效法古人,實際上為自己代言。
也就是通俗理解上的文藝復興,不過它在這個時代的直接翻譯是再次出生……不論陳沐、趙士楨還是湯顯祖,所有接觸到這個詞的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好翻譯的,所以它可能至多也就是重生了。
因為這個詞跟大明沒關係,跟新大陸也沒關係,跟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沒半點關係。
也造成不了什麼深遠影響,有人在乎印加帝國的意識形態改革嗎?
一群人為神是天下最重要的人,突然有一天被新貴族煽動對抗教會約束,拿出了人才是世界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一道理,有什麼值得推崇的嗎?
值得推崇肯定是有的。
只不過對這個時代掌握全部話語權的大明人來說,能明白這意義的人都少之又少——他們從非常非常久遠的古代就認為人是這天下最重要的了,而且還有人非常明確地提出人這一集合中民是最重要的。
湯顯祖也覺得這事非常奇怪,你又不是神,身為人,為何要覺得神是天下最重要的?
值得高興的是,他們當中一部分在航海貿易中賺到錢的人,終於以一種暴發戶心態認識到自己是天下最重要的,不打算繼續當奴隸了。
但湯顯祖拒絕讓他們當主人。
漢普
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