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軍府有個新笑話,關於陳沐的應激反應。
幾乎在所有人眼中,陳沐像突然間來了情緒一般,向游擊將軍林曉下達擴大戰爭規模的指使。
或許他並沒有明說要求勞塔羅擴大戰爭規模,但過去一直用幾百杆破舊西葡火槍的勞塔羅部突然得到一千二百杆明軍制式火繩鳥銃的支援,以及足量的火藥,可想而知勞塔羅部必然會升起更多侵攻的主動性。
「明西第三次戰爭?沒有沒有,我沒這個想法。」
幾部軍官聞訊趕來,儘管陳沐堅決否認準備開戰的打算,親信總兵官石岐與付元看向他的眼神中仍舊充滿懷疑,就聽他道:「你們好好照着今年的操典訓練,不要因傳聞擾亂軍心。」
不說練兵操典還好,一提起這個,二將更懷疑陳沐想打仗。
自東洋軍府登陸亞洲,除開始與西班牙半年的戰事外,平時旗軍圈在營里無事可做,除了訓練就是訓練,但畢竟承平時間,訓練都是維持旗軍體能、戰技,甚至就連吃喝玩樂都上了訓練大綱。
吃喝就不說了,大東洋各衛訓練分綱上專門有營養科,規定旗軍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該吃什麼該喝什麼,又規定在什麼時間什麼情況不能吃什麼、不能喝什麼。
這個學科初步形成於北洋軍府,當時只是醫科院跟蹤旗軍訓練變化,受限於沒有遠超時代的化學體系,而北洋旗軍的訓練主動性又太大,結果並不標準,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用的無用功經驗學。
你想記錄體重、身材、訓練程度一樣的人在吃同樣的軍糧情況下身體素質變化,可甲天天偷偷加練,回了營房休息時間還玩石鎖;乙訓練總是偷懶,半夜起床尿尿還有往肚裏塞兩熟雞蛋,這樣六個月過去個體指標得差出多少?
一直到東洋軍府駐常勝第二年皇帝派來移民,在趙士楨、鄒元標、陳實功所代表的的東洋軍府、常勝縣衙、東洋軍醫院三方牽頭下,才開始對地方保甲一百二十名自願受選的甲首進行長達兩年的訓練飲食跟蹤,嚴格按照訓練大綱,絕不少練、多練,絕不少吃、多吃,絕不少睡、多睡。
像培養機械人一樣,就算東洋軍府每月都給固定通寶作為佣金,還是很多人受不了中途退出,最後只剩下三十二人堅持到最後。
即使只有三十二份實驗模型,加上陳沐憑印象高蛋白攝入的軍糧選擇,依然讓軍醫院有了一份相對完整的營養大綱。
那話怎麼說?當你需要做一個選擇時,便宜的東西除了便宜很可能都是缺點,而貴的東西很可能除了貴之外沒別的缺點。
當然,在訓練上選貴的,可能還會挨罵。
至少在東洋軍府有邊軍、衛軍、營兵經驗的軍官們看來,東洋大帥都是有錢撐的。
一個小旗部三葷三素一個湯人手發倆雞蛋,每頓換着不重樣對東洋軍府駐地守御的旗軍來說只是一頓普通軍糧,可對他們過去的部隊來說這是就算過年都未必能吃上的好東西了。
旗軍伙食費比軍隊餉銀還高誰受得了?
營養科出現的原因就是趙、鄒二人想要為東洋軍府節省軍費,在能達到陳沐的訓練要求基礎上儘量減少旗軍在伙食上不必要的花費。
因為他們知道陳沐想要做的一直是改變大明的現狀,可這東洋軍府兩萬兩千四百名旗軍一年連吃帶發花銷價值八十萬兩
可陳帥說這樣好,對旗軍身體素質好、體形外觀好、培養部隊榮譽感也好……可不對身體素質好,吃得越好練得越狠;可不對體形好,東洋旗軍入伍歲數都不大,跟陳矩帶來的御林軍站一塊光看就能看出涇渭分明,他們普遍比別人高半頭、壯一圈,比錦衣衛壯兩圈。
可不培養部隊榮譽感,東洋旗軍的自嘲就是從軍五年,吃掉家鄉一套三進院子帶倆門面。
陳大帥一直在突破別人對軍糧上限的想像,本來在南洋衛旗軍吃得就夠好了,想着去緬甸作戰,環境和生活狀態肯定就下來了,結果在那還能天天吃上肉;本來以為緬甸南洋畢竟靠海,北洋應該差一點,結果北洋依然基本保持着這個伙食標準,而且還因為招募新大廚的緣故做菜更好吃了。
想着到大東洋不毛之地應該不行了吧,誰知道也就最開始那幾個月,等常勝開發起來,
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