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知識量有限的老師
————————————————
一刀劈出來一個鍾馗。
是一個巧合。
一句話點醒了一個首富。
這還是巧合嗎?
陸安康意識到了歷史的可變性和不變性的時候,就是在沈萬三終於想明白出路的時候。
「難道」
陸安康默默的問向人皮路引「你存在的意義難道就是為了這個?」
我成為了那個可變性???
看着心中有了『商人』這個目標而興奮不已的沈萬三,陸安康沒有去強行打消他這個念頭。即使他明知道這條路並非那麼容易,腦海中不斷閃現着電視劇裏面沈萬三經歷了一番磨練之後,方才成才的故事。
暗自為這個少年郎祈禱了一番。
既然因由自己而起,又有任務的因素在裏面,陸安康自然要負責到底。
在所有人都過了橋之後,陸安康和沈萬三先留在山上,等到次日下山找來工匠修理斷橋,前後的錢也花去了一般。
那麼剩下的一半呢?
陸安康告訴沈萬三「這就叫中介費!他們把錢給了我們,我們在用相應的價錢去請來工匠修理斷橋。所有我們就起到了中間商的作用。就好像你把只有北邊有的貨物賣到南邊需要這些貨物的手中,你順便把只有南邊有的貨物賣到北邊去這一來一回,錢自然也就到手了。所以做一個優秀的商人,首先是得勤快,勤快就是要動起來。只有動起來才能尋找到合適的商機,以此來盈利」
陸安康說得這些並不是自己的人參經驗,自然是從電視上學來的。他能記住的不多,但一些簡單精要,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腦海中還是有的。再加上後世人對商人的了解,自然也就比沈萬三這個時代的人多懂了一些。
沈萬三一路都在悉心的聽從陸安康的教導。
這學習的機會,來得不易,貧苦出身的沈萬三很懂得珍惜這個機會。
甚至於旁邊的幾個孩子在路上還抓緊時間跟陸安康學了幾首唐詩宋詞。只是他們很驚訝,這個三流俠客怎麼會的東西那麼多。
那可就得感謝後世的九年義務教育了。
一切忙碌完,再度踏上去周莊道路時,已經是下午了。他們用剩下的銀子在鎮子上買了一些乾糧和一輛驢車,就這樣出發了。
事實上,沈萬三不知道,陸安康買這驢車自然是為了沈萬三以後干生意做準備的。
畢竟走路的沒有坐車的快,也就是這麼個道理。
幾個孩子擠在驢車上,下面鋪了一層厚厚的草,陸安康從當鋪買來了一床乾淨的破棉被給他們蓋上,免得這夜晚風寒,幾個孩子再病了。
只是這一路的顛簸,多半想要睡得安穩可沒有那麼容易。
沈萬三看着這些坑坑窪窪的路,言道「康哥的話,我想了半天。覺得在理,經商就得先動起來。可是要動的快,就得先把路修好。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交通環境差,這貨物運輸的速度也就慢。比如鮮果之類的,運輸的慢,也就放壞了自然保鮮措施是要做好的。」
聽着這個十五歲的少年郎一陣分析。
陸安康心中竟有一絲嫉妒的感覺——這便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要想富,先修路。
這個道理都給這小子這麼快就悟出來了。
天才?
不,天才中的天才。
這天賦,真是修了八輩子陰德,方才攢來的吧。
對於沈萬三的一陣分析,陸安康滿意的點點頭,但他這個老師也不能表現得太差。隨即在腦海中使勁的想了想,終於想到了一句新的話來教導沈萬三「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這裏面的義呢,並非是讓我們不去講究仗義。而是告訴我們要將程度的去仗義疏財,方才能達到上順應天理,下化解民意的道理。」
沈萬三很快也明白了這個道理,繼而說道「兄弟明白!不做善事,不積陰德,必會被上天厭惡。兄弟我以後做商人一定會記住這些!」
陸安康再次點點頭。
不知不覺間,兩人的關係親密了許多,沈萬三孤苦無依,鮮少有人這樣相助於他。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