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雖小,可五臟俱全。
又所謂天高皇帝遠,衙小王八多。
章丘縣不大,可處於章丘城中心的縣衙里,胥吏卻不少。除了縣令、縣丞、主簿這三大頭,下面還有二尹三衙四老典之分。
這二尹便是章丘縣戶司和法司二司的司佐,章丘縣不是京畿大縣,因此只設二房而沒有六房,但這二房卻也分管了全縣具體的各項事務。
一個編戶籍派徭役收稅催糧,一個捕盜救災訴訟斷案之類。
而三衙便是三班捕頭,管着快班、壯班、皂班。四老典,則是四位書史,也是各管一塊,如倉史、典獄等。
如果要給縣衙里的官吏排名,自然是縣令縣丞主簿,然後是司戶佐、司法佐,以及三班捕頭和四位書史。
雖然只有縣令縣丞主簿三位有品階,可其餘人也都是頭,能稱的上是吏。
官下有吏,官員還有私人的幕僚,也就是後世人熟悉的師爺,此時只是還沒有這種稱呼而已,而吏員下面又有衙役,衙役下面又有幫閒。
真正說起來,一個縣衙里,上上下下其實有好幾百號人馬。
但是今天,章丘縣衙最威風的人非羅成莫屬。
二百餘鄉團民兵把衙門一圍,官和吏以下的那些胥役幫閒,全都被揪出來了。
縣衙大堂門前,有一堵八字牆。
衙門八字朝南開,這句俗話講明了衙門建築的講究特點。
天下官署建築都是坐北朝南,以體現尊貴,並且所有衙門的大門左右,照例還要分列兩道磚牆,沿門側呈斜線往左右前方擴散開去,轉折成一個三十度左右的角,剛巧形成一個像八字的形狀。
官衙大門敞開不閉,磚牆也變做了兩扇門板的延伸,於是這就成了衙門八字朝南開的由來。
衙門前的這八字牆也是無比尊貴的,但凡朝廷要讓百姓知道的皇帝聖諭,都會貼在八字門牆上,另官府的教令也都會張貼牆上,令吏卒百姓盡知。
因此可以說,縣衙的八字牆,其實就是一縣裏的最新最權威的頭條動態。
今天八字牆上舊有的其它告示都已經被揭去,一張又一張的新告示不斷的張貼上來。
王子明站在牆前,大聲的宣讀着告示內容,像那些圍觀而來的百姓們傳播。
為了宣講告示。
羅成還特意把縣城裏那幾座小廟的和尚和道觀里的道士們都拉過來站陪,他們往那一站,倒也襯的越發隆重起來。
這幾個和尚道士本來是不願意來站場的,但羅成讓人告訴他們,來一個就有一貫錢的出場費之後,和尚道士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連幾個老和尚小道士也都被拉過來站場了。
章丘縣雖然人口近萬戶,可百姓之中能識字的卻不多,這是整個時代的特徵,明清時代雖說吏治黑暗,可百姓的識字率卻已經很高,尤其是在明末之時,據說當時識字率達到了百分之五的驚人比例。
而在如今的大隋朝,章丘城裏的識字率估計不到百分之一。
有些店鋪夥計學徒勉強認的幾個字,可對於官方告示也是讀不甚懂,於是王子明不但要負責宣讀,還要負責解釋,用通俗的章丘話給大家解釋這上面的內容。
那些道士和尚們今天來站場,有個重要的任務便也是幫忙宣講告示。
「今查明,捕快劉守義貪樁枉法,拘押索錢·······」
新貼上來一張告示,卻是攻打捕快劉守義的大字報,這人也是縣衙里的快班十正編之一,快班老人,今天態度惡劣,於是羅成直接讓人把他打倒。
告示上講了劉守義任捕快期間,是如何貪污擾民的,他手段多端。比如說每當有事,應與拘送,他便要收當事人鞋腳錢,如果已拘執,兩人願意和解,他還索要酒飯錢。奉命追查蹤跡姦情,未得而株連之,還要寬限錢。已得而墨覆之,則有買放錢。
城內每月每家有燈油錢,買賣房契有畫字錢,各巷搭蓋點披檐,屬於違章建築,還要收隱報份例。
相驗有被犯法物,每初僉及年終,置酒邀會,每家出錢,則曰打網,曰秋風。
·······
「其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