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隋唐大猛士 > 第1470章 三皇盟約

第1470章 三皇盟約

    當大秦皇帝與羅馬皇帝在高加索達成了兩皇盟約後,波斯皇帝坐不住了。眼看着波斯聯盟趁着羅馬內亂,奪取了羅馬大量的土地,現在羅馬居然跟大秦達成了這麼重要的盟約。

    十萬突厥騎兵將隨時從高加索一線殺過來,直接就能威脅到波斯的都城泰西封。

    尤其是大秦與羅馬達成的貿易協議,將會讓羅馬現在嚴重的經濟危機鬆緩過來,波斯將難以再繼續卡着羅馬的脖子了。

    庫思佬的使者一批又一批的趕去求見大秦皇帝,一次又一次的攜帶重禮前來。不過在會盟期間,皇帝並沒有怎麼理睬他們。

    直到盟約達成後,皇帝才正式接見了波斯皇帝的使者。

    一番充滿東方風情的宴席款待之後,皇帝提出願意與波斯皇帝會盟。

    會盟的地點,皇帝選在了條支(喀布爾)。

    這是大秦大夏道重要的一座城池,也是絲路上的重鎮,貿易大城。位於大夏道的中東部,處於興都庫什山的南麓,條支河谷。

    這裏是連接中亞和南亞的絲路必經之路,往東是興都庫什山的開伯爾山口,這是通往南亞天竺大陸最重要的山谷通道。

    山口東面的烏丈那、健陀羅、固失蜜等國佔據着勃律國南面肥沃的信度河流域,並直抵天竺海。

    曾經的貴霜、厭達都曾經兵過開伯爾山口,征戰信度河流域,搶奪這片肥沃的土地。

    故此雖然大夏大半處於高原,多是山地、戈壁沙漠等,但這是一塊極重要的戰略要地,不僅往東可通天竺大陸,而且往西正是波斯。

    皇帝選擇到此會盟,有很深的用意。

    與羅馬皇帝會盟,締結了高加索條約,而與波斯皇帝會盟,也是要締結一個正式的邊界協議。

    皇帝從高加索東返,回到鹹海畔在火尋城休息了段時間後,不再走來時的藥殺水路線,而是改走鹹海另一條匯入大河烏滸水,往西巡視康國、石國、曹國等國,對於河中昭武諸胡國王,皇帝頒詔冊封。

    詔封安國為安息郡,封其國王為安息侯,東安國為木鹿郡,封其國王為木鹿侯。


    詔封何國王為貴霜侯,以其地置貴霜郡。

    米國王為南謐侯,其地置南謐郡。康國王為康居侯,其地置康居郡。

    西曹國王為瑟底痕侯,其地為瑟底痕郡,小史國王封那色波侯,其地置那色波郡。

    史國王封伎沙侯,其地置伎沙郡。

    石國王封大宛侯,其地置大宛郡,拔汗那國王封休偱侯,其地置休偱郡。

    皇帝以千泉山以南,蔥嶺以西,烏滸水以北之地,置為河中道。

    在河中道,皇帝詔封十八侯,置十八郡,其中朝廷正郡三,諸侯郡十五。

    三郡分別為拓折郡(塔什干),真珠郡(費爾干納),薩末健郡(撒馬爾罕),這三郡所處之地都是在河中道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最肥沃的山谷盆地和綠洲,三正郡控扼要地,品字相連,同時還監視着河中實力最強的康國等幾個諸侯藩國。

    皇帝在河中逗留了小半年,在三個正郡各駐軍一萬二,同時親自指導河中道絲路上驛站烽墩軍堡屯莊以及巡營的完善。

    隨後皇帝車駕往東南,過烏滸山進入大夏道。

    皇帝在大夏也會見諸侯,設十八郡,諸侯郡十五,正郡也設立了三個。

    三正郡為姑墨郡、月氏郡和條支郡,三正郡自烏滸河而下,南北一線相連,扼守的也正是重要的絲路交通線。

    皇帝在大雪山下(興都庫什山)與波斯皇帝庫思佬二世會盟,波斯皇帝出波斯國境跋涉千里而來。

    波斯皇帝帶來了兩萬近衛軍隨駕護衛,其中就有強悍無雙的波斯重裝騎兵,不過當波斯皇帝看到大秦皇帝身邊,同樣有一支強悍的重裝騎兵後,就收起了那份炫耀之心。

    波斯有精良的索子甲,可大秦的明光甲也一樣十分精良。

    更別說,秦軍還有彪悍的陌刀重步兵,以及攻城無雙的神機大炮。

    波斯皇帝對大秦與羅馬的盟約有些不滿,抱怨大秦皇帝不該讓突厥人為羅馬效力,而羅成笑着以突厥只是大秦的藩屬,朝廷並不會過多干涉他們為由敷衍過去



  
木子藍色推薦: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明末稱雄  海上升明帝  晚唐  貞觀俗人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隨機推薦:  新白蛇問仙  我可能是一隻假的奧特曼  蜀漢之莊稼漢  摳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隋唐大猛士"
360搜"隋唐大猛士"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