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思忖,胡亥又微笑,道:「五府並存,政以丞相為首,軍以太尉為首,法以法檢為尊,大秦帝國以朕為尊,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胡亥都這樣說了,咸陽宮大殿之上,沒有人敢接口。因為反駁不是,不反駁也不是。
一時間,因為胡亥的這一句問話。咸陽宮大殿之上,出現了不改出現的安靜,所有官員都沉默不語。
氣氛一點一滴的凝固,眼看越來越緊張。胡亥臉上的笑容,也慢慢消散。
……
看到這一幕,尉繚沉吟,道:「官制改革非小改,此乃不下於商君變法的乾坤大改。事關大秦江山社稷,終須一步一步做來。」
「陛下,方才所述改變官制的大計,尚須仔細計議才是。」尉繚不願見到冷場,不想讓胡亥難堪。
子嬰眼底掙扎,他清楚官制一旦改革。大秦朝廷將會由皇帝之下,由他一家獨大,變成五足鼎立。
官制改革對於胡亥而言,沒有權力損害,反而會進一步的集權,更能夠保證大秦帝國穩如泰山。
但是這樣做,不管是御史大夫,還是廷尉都擴大了權力,只有丞相與太尉分權了。
這一刻,子嬰見尉繚委婉勸諫,心中頓覺的不滿,顯得很沉重地說:「改革官制事大,始皇與李斯乾坤在造,為此血流成河。」
「越是大變,越是多有利害衝突。以大秦帝國時下而論,不改革官制並沒有太大的不妥之處。」
「然而,一旦改革官制,朝野必然會再一次動盪,剛剛穩定下來的大秦帝國必然會再一次生亂。到時候,若有戰事,只怕有亡國之危。」
「況且,今時不同往日,陛下無始皇之威,臣無李斯之才。因循舊制乃穩定之道,官吏熟悉舊規,民眾安心舊習。」
「如今大秦帝國再一次處於戰國亂世,不求自安求自亂,老臣委實不解!」
……
看到這一幕,胡亥心下明白,這才是真正的開始。有了左相子嬰挑頭,反對之聲必然是層起彼伏。
畢竟當下大秦帝國剛剛走上正道,不管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對於大秦帝國未來的不安,子嬰無疑是最難說服的那個人。
一想到這裏,胡亥從容微笑,道:「左相乃飽學之士,何出如此愚人之見?庸人安於世故,學人溺於所習。若守此心態,豈能有今日大秦帝國!」
「左相當知,夏商周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戰國之時,山東橫強,唯獨我大秦羸弱。孝公求賢於山東列國,衛鞅創法立制,大秦方才有後來席捲山東六國之強。」
「放眼大秦六百年,可謂是創新者生,守舊者亡。在當下時局與孝公之時相差不大,山東列國讎秦,大秦帝國唯有從艱難之中求變。」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今天下雷霆巨變,大秦帝國也該當藉此機會進行乾坤大變。」
……
「陛下。」頓弱淡淡地說:「左相之意,一旦在這個時間改革官制,倘若造成朝野動盪,必然會削弱本就極度虛弱的國家戰力。」
「眼下齊地,趙地皆生變數,項羽制定的天下秩序面臨着崩裂。眼看戰事將至,大秦帝國稍有變故,便會有亡國之危。老臣以為改變官制可行,但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進行!」
頓弱巧妙地將話題轉移,打算一推再推,顯然他們察覺到了胡亥變革官制的決心。
……
剎那之間,咸陽宮大殿之上的氣氛驟然緊張。頓弱昂昂而立,尉繚與子嬰面無表情地沉默着,張蒼陳平低着頭,似乎不打算參與其中。
一時間,大殿之上無人說話,君臣之間一下子僵持不下。
「哎——」
察覺到氣氛的緊張,陳平心頭無奈嘆息一聲。他清楚這時其他人都不可能說話了,整個大殿之上只有他可以。
一念至此,陳平站起身肅然一躬,面色莊重地道:「陛下之言,臣以為可行。當下山東雖亂,與秦遠矣。」
「陳平以為,廷尉府,太尉府,丞相府,城衛軍,御史大夫五足鼎立,大秦帝國才能長治久安,大秦朝野當全力支持變革官制。」
陳平突然開口,頓時一下子吸引了全部人的目光。朝臣們被陳平突然的爆發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