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美元的大單子,將投資對方15部影片,並按出資比例參與全球票房分賬。
盛達影業自己更是在荷里活成立了傳奇影業,2017年計劃聯手華納合作投資製作《環太平洋》、《魔獸》、《哥斯拉》等商業大片。
華國如今有資本,荷里活有渠道和品牌,就像《大腕》裏說:我們可以賺利堅國佬,不,賺全世界影迷的錢了!
當然,荷里活重視的不是華國資本,歸根結底還是華國市場。
這個市場的增長速度和規模都讓荷里活眼饞的流口水,相對歐美已經飽和的電影市場,華國的電影市場煥發着勃勃生機。
尤其是華國的人口紅利,在電影方面如今只不過開發了冰山一角。
截止2016年底,華國有走進電影院觀影習慣的觀眾不超過2億,而華國實際人口有14億以上。
只要培養起這個國家一半以上人口的觀影習慣,每年的票房總額都將是北美電影市場票房總額的3倍以上。
這才是荷里活不得不接受華國資本的原因,他們想要在華國電影市場裏分一本羹。
不過這些荷里活電影在華國電影市場舉步維艱,因為國內電影產業根本沒有完成市場化,還是集中管控為主。
外國片的引進、排片、發行,幾乎全握在文化部手裏。不受待見的,安排長假後第一天上映、幾部進口大片扎堆上映、延期上映……想沖高票房的,可以安排在周末上映,還有國產電影保護月等等。
這種管控,讓荷里活深惡痛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確實打擊了海外入侵,保護了華國國產電影的發展。
但如果一旦國內放開電影市場的管控和保護,真正受損害的是誰呢?
是國內的中小公司,以及中小成本的國產片。
只有他們,才是需要保護的最終對象。華國幾個大型影視集團的製作能力和國內發行能力,早就不害怕荷里活電影入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