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部消息了解,《華國、利堅國電影諒解備忘錄》將明確規定:
在20部分賬片的基礎上,增加14部特種片(全部為利堅國片),荷里活中小公司也將在華國獲得更多的發行機會。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利堅國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
增加華國民營公司發行進口片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份期限只有五年,也就是說到2017年,雙方勢必再次談判。利堅國的目標不是「擴大配額」,而是「取消配額」。
想當年,寶島市場全面開放,院線皆被荷里活佔據,連拷貝數都沒有限制。結果短短數年,寶島電影徹底掛掉。
不過華國國產電影自然沒有寶島電影那麼弱,畢竟如今的文化部也不可能和寶島一樣犬儒。
因此,取消進口片配額絕對不可能,進一步放開卻無法挽救的。34部可能變成44部,或者更多,批片市場也更加火爆——甚至《鋼鐵俠3》這樣的荷里活大型商業電影,都會通過參加國內電影節,然後用批片的方式在國內發行。
彭毅誠預見不到未來華國電影市場何去何從,但他憑藉這麼多年的經驗和對荷里活的理解,較為明確地有了個概念:荷里活的公司這兩年肯定有大動作,而且是上升到資本、政治層面的那種。
如此一琢磨,思路就理順了。
這幾天頂峰、望遠鏡等公司的主動結交,看重的就是彭毅誠如今在金龍國際電影節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們這是為將來鋪路。
無數電影人都想將電影與政治、經濟隔離,他們面對媒體和記者時,是這麼說的,但很可惜,他們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從電影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的與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掛鈎。
畢竟電影是一門綜合性最強的藝術。
荷里活藉助國家力量,逼迫其他國家放開市場,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倭國電影、棒子國電影、寶島電影市場如今的現狀。
寶島扛不住利堅國壓力,將本土市場剝了個精光,然後被外來者侵吞。韓國影人就超有骨氣,在70年代,政府為保護本土電影,強制規定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6天的本土電影;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國產片。
再加上90年代末,用分級制代替審查制,解放創作力,韓國電影終於一飛沖天。
但其實,民間和官方也有過兩次大規模互肛。一次是98年,為抗議政府削減電影配額,韓國影人幾乎全員出動,剃光頭示威,最終迫使政府讓步。
一次是2006年,盧武鉉政府表示,要將電影配額由146天減至73天。大批電影人再度聚集,靜坐抗議,不過政府態度強硬,還是實行了73天配額制。
難得的是,韓國電影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奮起直追。拿2013年舉例,年度前十位有九部是本土片,喜劇片有《隱秘而偉大》、古裝片有《觀相》、政治題材有《柏林》、恐怖懸疑有《捉迷藏》、純愛則有《7號房的禮物》,堪稱百花齊放。
這東西很有意思,政府妥協,自己國民不妥協。電影人爭氣,觀眾也力挺,韓國影史票房前十,只有一部是外國片。寶島和韓國,都是受老美的恐怖支配,結果卻截然相反。
再說我們自己,很多人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如果市場進一步對荷里活放開,國產片hold得住嗎?
先不談這個,先說國內態度。
在《華國利堅國電影諒解備忘錄》公佈之後,院線擊掌相慶,因為可以賺更多的錢。大公司表面憂慮,實則奔走相告,因為多了條產業渠道。影迷更嗨皮,因為可以看到更多的大片。
在大公司看來,這不是壓力,而且機會,一個打進全球市場的機會。2012年之後,利堅國幾大巨頭全在華國設立了辦事處,大片裏的華國面孔越來越多,利堅國大腕往華國也跑得越來越勤。
荷里活到處都是尋找項目的華國人,華國也擠滿尋求資金的荷里活商人。四十大盜影業投資了《綠皮書》,銀煌投拍了《長城》,華影投拍了《金剛狼3》,據說劇本都是華國編劇寫的。
光纖傳媒聯手獅門影業,簽下3年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