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籍雖然離開神都,卻沒有遠遁萬里之外,而是去了離神都數百里的長安。一
世長安!長
安是赤漢神朝的故都,正因如此,在大晉神朝建立後,長安徹底被廢置,千年以後,長安早已不見昔年萬國來朝的繁華。古
人云「一年成集,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長
安以前是都,現在是集,千年成集,古今獨此一家。長
安集外有渭水,昔日清澈,自從五年前那場地震後,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導致渭水變得渾濁,所以現在長安集的人用水艱難,原本就不多的人,現在更少了。就
連護佑一方的土地廟,都香火寥落。蘇
籍路過這裏,見到這處疾苦,便下意識留在這裏。他
同此世的貴族不同,並非視人命如螻蟻,因此就連下賤的車夫,都能在他這裏被等而視之。
世人尊重蘇子思,亦有這個原因在。於
此世,他是不同的,所以也格格不入。
長安集下有十二個村落,蘇籍落腳的地方叫做孤老村。
如同其名,這個村里只剩下孤兒和老人。
村里唯一一間完整的磚瓦房是村長家,其他的房子都很破爛,僅能遮風擋雨。因為村里已經沒有成年勞動力,所以只能搭建簡易的木棚,在沒有下雨的天氣里勉強可以居住,若是遇到小雨,便只有進入原本破爛的危房,如果是暴雨,那就都躲在村長的屋子裏。這
些事都是村長告訴蘇籍的。
至於村長原本是軍人,但大晉神朝有一政令,凡年滿五十者,皆要遣返回鄉,並視其平生積累的戰功,分出一定額度的免稅官田,當然僅免稅到軍人這一代。
這政令聽起來還不錯,其實有一個弊病,那就是遣返時,大晉是不發放路費的。而且十五二十從軍的軍人,如何能再耕田,故而大晉許多被遣返的老卒,最後反倒是落草為寇,為盛世埋下隱患。
孤老村的村長是為數不多回歸鄉里的老卒,因為從軍出征多年,故而見識要比一般人多。
不過蘇籍和他交談,發現他見識不是一般的高,竟能說出西域的奇事,談吐也無一般軍人的粗俗。
蘇籍心想村長怕是來歷頗有些門道。
加上村長,村裏的老人共有五位,其中一位是鐵匠,卻是駝子,也不是到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一位是說書人,現在已經口齒不清,因此講故事連孩子們都不愛聽。還有一位婆婆據說以前差點被選上繡娘,因為是長安人士,招忌諱,所以沒被選上,且這婆婆現在已經瞎了,許久沒有做過繡工。最後一位老人更教人意外,他不是諸夏人,而是來自域外,高鼻樑,深邃的眼眶,眼睛是海藍色,雖然年紀很大,但五官線條仍是硬朗,他是西方神殿的神甫。大
晉對西方神殿的教義並不感冒,而且道門和佛門壟斷宗教信仰,西方神殿也只能在一些繁華地帶,傳播些許教義,但不怎麼成氣候,只不過神殿勢力到底龐大,因此還有些隱於地下的實力,當年大神官能入大晉,便源於此。
而肯來到孤老村這樣地方傳教的神甫,怕是整個大晉就此一例。蘇
籍在孤老村經過的第一天清晨,便是在孩子們跟隨老神甫吟誦的聖歌聲中度過的。
他看得出孩子們不信神殿的教義,只是覺得聖歌的調子好聽。村里共有三十名不足十歲的幼童,四十二名不足十五的童子。這
些孩子都是村長這幾年陸陸續續撿回來的,說起來都要怪五年前那場大地震,導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類
似這些孩子身世的人還有許多,只不過許多怕是都沒能活到現在。
事實上此世的平民都過得極苦,即使沒有災年,幼兒的存活率也是很低的,有些地方甚至五個幼兒,只能有一個長到成年。
蘇籍以前是略有聽聞,現在是親眼看到這些底層百姓的疾苦。他
心裏多少有些酸澀。
可是散盡明月山莊的財貨,也救不了天下百姓。何
況今世之民,至少還是民,在神夏之時,不過是奴隸。
有時候最不把人當人的,反倒不是猛獸,而是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