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空軍基地的地下指揮中心內,盧嘉棟興奮得像個孩子,盯着屏幕上的那兩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數字,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陸維軍和穆罕默德等人眼見於此,也都圍了上來,七嘴八舌的問着盧嘉棟到底是怎回事,盧嘉棟趕緊用手拍了拍胸口,將那股子興奮勁兒按了下去,旋即指着電腦屏幕上的那兩個數字欣喜的說道: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你們看,76制85公里左右,出現了一個甚高頻通訊波段頻率輻射點,雖說我們還無法破解這段頻率的具體內容,但通過信號分析,卻可以斷定是美軍獨有的一款數據鏈通訊波段。」
「原來是一個通訊頻率,我還以為.........」
穆罕默德希冀的眼神頓時黯然下來,話雖然沒有說完,但那股子失望的神情任誰都能想到得到他接下來想要說什麼:
「只是個頻率而已,說明不了什麼!」
陸維軍也是一樣,沒辦法,在美軍現有的作戰飛機當中,能夠發送這段頻率數據鏈信號的平台實在是太多了,e—3預警機,e—2艦載預警機,ec—130電子戰飛機,e—8聯合攻擊顯示飛機,甚至部分新入役的戰鬥機,都加裝了這套數據鏈系統,正因為如此,發現一個頻率的確說明不了什麼。
盧嘉棟也知道這一點,要不然他也不會再定下方針後,便親自上陣,統合歸納來自各方的監測數據,只可惜由於慘烈的戰事導致伊拉克損失實在慘重,各項設施設備早已被聯軍打得支離破碎,以至於很多重要的數據根本收集不到。
對此,盧嘉棟不是沒有心理準備,所以在建立西南部沙漠重兵集群期間,盧嘉棟便着手利用伊拉克手那些老式的蘇制p—18米波雷達,建立起一個初步的反隱身雷達網,得益於這款雷達實在過於落後,
導致美軍裝備的各項電子戰機,以及「哈姆」、「標準」和「百舌鳥」反輻射雷達的信號覆蓋區都下意識的避開米級波段,之所以如此,原因無他只因為作為早期預警的米波雷達不但更新速率慢,探測精度也非常低,第三代戰機只需在空中做個簡潔的機動擺脫動作,p—18雷達便會瞬間失去目標,
不僅如此,p—18雷達的體制也並不完善,其本身滿打滿算只是兩坐標雷達,勉強能夠提供方位和速度參數,至於高度卻需要與之配套的測高雷達補充才能將目標參數湊完整,再加上本身受天氣影響較大,幾乎沒有抗干擾能力;
因此進入七十年代中後期,這款雷達便漸漸被中等軍事強國逐步退出現役,而美軍一大批八十年代服役的現代化作戰裝備也因而並沒有將這款已經淘汰的雷達頻率納入到打擊範圍之內,
畢竟對於敵方的防空系統來說,用於指導的火控雷達才是整套系統的關鍵,與其吃力不討好的搞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自然不如一把抓住問題的關鍵,正基於此種戰術考量,美軍的電子戰裝備的主攻方向幾乎全部都是厘米波和毫米波。
只不過這樣一來,卻給大批的p—18米波雷達帶來難得的好運,使得數量不菲的米波雷達得以保存,並隨大部隊撤離到塞馬沃周邊,本來準備抽身撤離的盧嘉棟,並沒有繼續在塞馬沃構建反隱身雷達組網的心思。
可穆罕默德少將,因為在西南沙漠地區嘗到利用米波雷達進行早期預警的好處,所以依照盧嘉棟先前的反隱身雷達組網,依葫蘆畫瓢,也在塞馬沃地區組建了一個米波早期預警網,按理說在判斷來襲的有可能是f—117「夜鷹」隱身攻擊機後。
這套由四部p—18米波雷達組網應該發揮一定功效,畢竟類似f—117這種早期隱身戰機對長波段雷達並沒有很好的隱身效果,然而事情的發展卻讓盧嘉棟不得不再次明白一個道理,伊拉克之所以在擁有比之中國還要先進的武器裝備的前提下,依然極其恥辱的輸掉戰爭,不是沒有道理的。
而這個原因說起來也非常簡單,無外乎人員的素質太差,「獵鷹」地空導彈營的伊拉克官兵還好,因為有盧嘉棟的親自教導,加之穆罕默德的雷厲風行,使得這個營的官兵技戰術水平比較高。
可饒是如此,也只不過達到中國普通地空導導彈部隊水平,照比駐防核心地區的精銳部隊還有不小的差距,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在
第九百一十八章 No zuo No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