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騎着高頭大馬進了建昌城。
城裏戰鬥已經接近尾聲,還有一些馮雙禮的嫡系護衛着馮雙禮且戰且退,但大部分的守軍已經投降。
對他們來說替馮雙禮賣命和替李定國賣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保住身家性命才是他們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人嘛該低頭時就得低頭,何況他們這些大頭兵。
當官的統兵的爭是因為他們有利可圖,大頭兵圖什麼,不就是一口飯嘛。
若是吃飯的傢伙事都保不住那不是白扯嘛。
而且看那李定國倒是更有氣度一些,說不定真能做出點事業來呢。
至於他將來到底能不能改朝換代坐龍庭,那又是另外一番事了。
建昌是軍屯重鎮,城內除了士兵之外基本都是他們的家屬。除此之外只有極少的商人。
李定國進駐建昌之後立刻命令麾下士兵接管了城防,儘量約束軍紀。
在他看來只要底層士兵不作出反抗便是馮雙禮再跳再折騰也無所謂。
穩下來掃清餘孽才是當務之急。
至於馮雙禮卻是狼狽不堪。
他在一眾親兵的護衛下逃到了城中的城隍廟。嚴格來說此處並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連建昌城牆都能被搗毀,區區一面城隍廟的廟牆自然也不算什麼。
馮雙禮知道自己已經難逃一敗了,只是還在負隅頑抗罷了。
他想着即便自己敗了也要多殺幾名李定國的部眾,拉一些墊背。
人在拼死抵抗時能夠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馮雙禮的親兵們都知道這次難以逃出生天,故而都拿出了十分的幹勁,想要拉一些人陪葬。
雖然李定國的部眾人數佔據了絕對優勢,但也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傷亡。
李定國見狀不打算繼續犧牲麾下士兵的性命,命令把城隍廟團團圍住,然後往裏澆灌桐油,之後將火把丟入。
馮雙禮一眾人等被困在城隍廟之內,沖沖不出去,只能等死。
大火燒了足足一個時辰才停。
濃煙還沒散盡李定國便命令士兵衝進去檢查,以防止有漏網之魚。
但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一場大火過後,到處都是燒焦的屍體。
這些屍體被燒得焦黑無比,自然無法分辨面容。
不過李定國還是通過甲冑判斷出了誰是馮雙禮。
此人死時身體蜷縮一團,佝僂着背就如同蝦米一般。
雖然馮雙禮的面部已經是一團黑炭,李定國還是拔刀出鞘將他的首級斬下。
馮雙禮的死宣告這場戰鬥的結束。
李定國命令親兵把馮雙禮的首級送去城樓懸掛示眾,也讓全城的百姓知道他李定國取得了勝利,重新獲得了建昌的控制權。
相較於建昌城本身,其附近的屯墾農田才是李定國更為關注的。
打完這一仗後他準備立刻恢復生產,命令士兵們積極屯墾。
建昌的土地供養幾萬人是綽綽有餘的,即便供養十萬人也不會吃力。
但要再多就不夠了,只能往雲南方向擴張。
讓李定國感到欣慰的是明軍對於雲南與四川交界這一代的控制力並不算太強,若是他用心經營還是有機可乘的。
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事能否成功還要看機緣
朱慈烺最近的心情很不錯。
前不久他收到了文安之從四川發來的急奏。其統率的大軍在成都之戰中戰勝了洪承疇、博洛統領的清軍。而李定國在自知不能敵後也在第一時間往南面逃去。
成都乃是西南中心,收復成都的意義是巨大的。
至此雲貴川連為一體互為犄角,能夠相互支援。
即便滿清想要南下也會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而據文安之說,此次清軍損失慘重,不少高級將領都被斬殺。
其中就有博洛、碩詹等人。
文安之是從這些人的屍體披甲上判斷出的。因為他們的首級已經被李定國搶先一步割去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