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大明版的《魯濱遜漂流記》吧……而且不是獨漂版,還是眾漂版。
聽着藏海和尚的這個故事,張壽忍不住生出了這麼一個念頭,心中頗有些唏噓。
美洲那地方,後世無數人都覺得那是一片要多好有多好的地方——且不說什麼自由的空氣,就說氣候和環境,也有很多人嚮往不已——大多數地方不會太酷熱,也不會太寒冷,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有海濱,有瀑布,有五大湖,有黃石……可謂發達和風景同在。
但是,和彼此相連的亞歐非大陸相比,早期的美洲大陸一直完全是孤懸海外的一片大島,什麼文化、經濟交流都沒有,只能默默自己關門單幹。更何況,和亞洲歐洲那相對容易馴化的小麥和水稻相比,什麼玉米、紅薯之類的從最初形態馴化到後期形態,不知道花了多少年。
而且,在完全與世隔絕,沒有外敵,頂多就是城邦戰爭的年代,沒天敵,也沒太大的發展動力。就算發展到奴隸制的極致……連年天災就把你打趴下了。
張壽還記得,直到後世,常常都能在新聞中能聽到米國各種颶風龍捲風,動不動吹倒房子,引發城市內澇。由此可知,往前倒退個幾百上千年,那地方的生存環境其實絕對不能算是優渥,再加上沒事就祭天祭神殺一個人頭滾滾,所謂驚人的文明連鐵器時代都沒進入……
所以,在那個地方,一小撮沒有堅船,利炮估計也沉了,火槍還不知道能不能用的海客,在自己科技水平都不夠高的情況下,想要引導土著攀科技樹,那是真的不容易,而且土著的人口和定居,以及統治階級的反抗,外部城邦的敵人,各種天災,全都是大問題。
要開發如此偌大的大陸,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做後盾,那是萬萬不行的。
大明是強大的國家,可那支會漂洋過海跑到美洲去,而後還遇到了海難的船隊,怎麼可能得到國家的強大援助?而且,就他旁敲側擊從渭南伯張康那得到的訊息,至少從來沒聽說過有官方船隊按照地球儀的記載去往東面那塊大陸,商船大概就更沒興趣冒這樣的風險了。
是大明的土地已經夠了,不願意浪費錢去遠洋航行,還是別的緣故,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張壽還忍不住想到了另外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藏海和尚這法號,是不是有什麼別的含義?這傢伙能把那個故事說得這般熟稔,是真的只不過耳聽得來,還是也曾經一道親身經歷過?這兩個人……或許還有更多的船員,總不會是閒得「蛋」疼去尋找新大陸吧?
這又不像哥倫布,有女王資助,大明朝誰會資助這種毫無意義的舉動?商人們忙着海貿做生意都來不及!如果有人資助,那麼一定是明確知道那一片大陸,而且知道那一片大陸上流落着某些人!而且昨天老鹹魚露出的口風,他們還不止去了一次!
張壽思維越來越發散,就差沒在那論證太祖皇帝流落美洲大陸可能性的時候,老鹹魚再次開口了:「其實,之前我送張博士你的那些碑石碎片,就是最初那群海客刻的碑,也不知道是那碑石材料問題,還是後來遭到了什麼天災人禍,碑碎了,遷徙的時候他們還帶着。」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張壽,臉上看不見一貫的油滑、狡黠和世故,取而代之的是非常認真的表情:「要是張博士你說,那些字跡和太祖手稿上的字很相似,那麼,我大膽猜一猜,那批流落在上頭的人,說不定是當年太祖皇帝派過去的,所以才刻碑稱頌太祖皇帝?」
如果我不是聽朱瑩說過當年太祖禪位之後揚帆出海,而後再無音訊的某些內情,後來又接觸到了挺多東西,我真會覺得你這大膽的推測聽着好有道理……
張壽在心裏暗自呵呵,隨即就若有所思地說:「也許吧,你說的這可能性也不小。」
說到這裏,他側頭一看朱瑩,就只見大小姐那一張素來明媚多姿的臉此時有些茫然,滿滿當當都是我在發呆的表情。他還以為她是被那一連串的訊息給衝擊得有些發懵,就索性伸出手去,在她面前使勁晃了好幾下。
「瑩瑩,瑩瑩?」
「啊!」朱瑩一個激靈清醒過來,見老鹹魚和藏海全都目不轉睛看着自己,她就無辜地反過來瞪視兩人,繼而就打了個呵欠道,「哎,我剛剛聽到祭天祭神,正在想烏思藏宣慰司的人皮唐卡呢……沒
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