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乘龍佳婿 > 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

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

    自從唐時因為強支弱干,藩鎮割據,天下大亂,從漢時就一直推崇的強幹弱枝原則,從宋朝開始就再次佔據了主流,宋時東京一度屯駐號稱八十萬禁軍便是源自於此。

    當然,宋朝在軍事上不但強幹弱枝,還一個勁崇文抑武,甚至朝廷中樞,尤其是皇帝沒事發個陣圖去指揮邊將作戰這種蠢事也不少見,西軍山頭林立,禁軍更是爛到了根子上。

    於是到了歷史上的明前期,朱元璋推翻宋朝制度,分封諸子為藩王,給予了強大的軍隊作為護衛,試圖充實邊疆,結果鬧出了靖難之役。最後的勝利者朱棣一手收回了大多數親王的護衛,一手創建了三大營。可京營很快也爛成了渣,九邊的邊軍又成了明軍的真正主力,

    清朝也好不到哪去,旗人入關之後很快就爛了,反而是江南綠營成了真正的主力,但隨着綠營也很快腐敗,到最後太平天國如火如荼之際,靠的就是諸如曾國藩自己拉起來的湘軍,李鴻章拉起來的淮軍,僧格林沁帶領的蒙古兵……反正大多數時候朝廷正規軍戰績可憐。

    然而,從宋元到明清,陸軍乏善可陳,水師也是先揚後抑。南宋的水師曾經是南宋偏安一隅的保障,後期連戰連敗;元朝水師在連場大戰中逐漸成長,而後甚至能遠征日本——後來也爛了;明朝的水軍,鄭和下西洋之後就不行了;至於清朝,看看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

    因此,當張壽來到這個時代,就聽說了太祖初年,一面把天下劃分為各大都指揮使司,駐守兵馬若干,同時又在毗鄰北面邊境部署重兵,同時在東部沿海大力發展水軍的往事。

    只不過,因為內地一向太平,沒什麼戰事,各大都指揮使司的地位和權責在百年之內直線下降,而各大邊鎮的重要性卻因為北虜時常有部落崛起犯邊而始終不曾降低。太祖寄予厚望的水軍,也確實不俗。水軍的艦船曾經遮天蔽日,造訪西洋時一度引得各國震動。


    張壽從前還以為今人口中的西洋和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是一個意思,但他後來就知道了,南洋是東南亞,西洋是歐洲,甚至也包括南亞的印度,只有東洋……因為太祖皇帝的執念,並不能用來代指日本。他甚至覺得,太祖那兩個字用來代指海東美洲大陸的可能性還大一點。

    因為兩次大規模船隊去西洋所向披靡,見者喪膽——遇到過兩次海盜,一次是火炮近距離表現了一番火力壓制,一次是指揮官玩性大發來了一次接舷戰,以至於此後掛着大明龍旗的商船在歐洲各地也大多暢通無阻,因此幾十條船耀武揚威似的下西洋,也就漸漸沒了。

    但如今水軍雖說不再遮天蔽日地去往他國,但一直在更新船隻。太祖初年,在天津、寧波、福州、廣州四地修建港口,打造船廠,如今四地擁有整個大明最完備的艦船和水軍。至於維持這樣的水軍幹什麼,查緝沒有得到關憑就出海的走私船隻大概是最主要的職責。

    而為了避免上下勾結,水軍將校大抵是五年一輪換,但因為天下總共就只有那麼四支水軍,其餘沿海各地如松江泉州登州等地的水軍都只是小規模,所以換來換去也就那麼一回事。

    這其中,天津巡海司所屬臨海大營和鎮海大營兵力最多。臨海大營分守北塘,鎮海大營分守大沽,兩大營總共八十條船,八千人。而寧波巡海司定海大營、福州巡海司靖海大營、廣州巡海司南海大營,全都是單營編制,額定大小艦船五十條,兵員五千人。

    自從太祖過世之後,臨海大營和鎮海大營是否要撤銷一個,這種呼聲就喧囂塵上,無數朝臣為此從嘴上吵架到朝堂打架,英宗皇帝那會兒,甚至有閣老和尚書為此把頭都打破了。

    當初張琛一時仗義幫忙,揭開黑幕,最終直達天聽,方才導致絕大清洗的臨海大營連續以剿滅海盜為由劫殺商船事件,張壽聽張琛說過,就有南方商團在後頭資助挑唆的影子,為的是打擊北商的商船。時任臨海大營主將的那一位,之前一任就是寧波定海大營的主將。

    因為地域和航行便利緣故,素來是北方,也就是北直隸和山東的商人,幾乎包攬了前往高麗的海貿。至於南洋和西洋的貿易,因為北方在貨物種類、質量和數量上,本來就居於劣勢,因此根本無力與南方商團爭奪。但唯一南北全都伸手可及的航路,就是日本。

    因為兩個敵對商團的船不可能在海上上演一場驚



  
府天推薦:  神書網備用公子千秋  明朝謀生手冊  朱門風流  公子千秋  奸臣  春宮繚亂  冠蓋滿京華  
隨機推薦:  女神的超級贅婿  穿呀!主神  嘉平關紀事  都市極品醫神  史上最強鍊氣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乘龍佳婿"
360搜"乘龍佳婿"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