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鄖陽之戰
鄖陽並不是一座大城。
鄖陽在明朝開發,是在成化年間流民大面積聚集在川豫鄂陝四省交接的群山之中,官方數據在九十三萬之多,但是成化年間官府平定流民之時,當時主政官員殺戮太盛。乃至於襄陽墮淚碑被重新命名了。
之前是紀念羊公的墮淚碑,而變成了江漢之間,流民慘不忍睹的墮淚碑。
故此今後很長時間,鄖陽山區都是流民聚集區,即便是到了清代也沒有改變多少。
鄖陽一帶,少有平地。僅有的幾個縣城也都是被群山分割出來的小山谷。鄖陽城池不高,但是很多時候,都打不到鄖陽城下。高一功從漢中沿着漢水東進,在挺進鄖陽之中,就遇到了王光泰的頑強狙擊。
在一處山道之上,綿延數里的軍隊全部停了下來。
這山道堪堪容納兩三人並行,一側是滔滔的漢水,漢水在群山之中,一側是蔥蔥鬱郁的植被,雖然山勢並不是多險峻,但是絕無道路可通,只有沿江這一條道路。
而且這條道路也不是人工開鑿出來的。
似乎是漢水發大水的時候,江水衝擊兩岸,衝出來的平地。但此時漢水漲不到最高水位,才留下這一條道路。
道路狹窄直接限制了通行能力,前方不知道戰事如何,只是這一條路,後面的人也上不去,只能沿途休息,等待前面的戰況。
&忽然南側的山頭之上,出現不少士卒,大約百餘人,大聲喊殺沖山中沖了下來。將漫長的隊伍從中間截成兩段,正在修行的軍隊大驚失色,固然有一些人立即起身抵抗,但是更多的士卒,卻慌了神,不是死於敵人刀下,就是連滾帶爬的跌落漢水之中。
在滾滾的漢水之中,載沉載浮。隨着浪花的翻湧隨即消失不見了。
這一場突擊來的快,去的也快,幾乎等闖營的人反應過來了,就已經撤入山林之中,闖營士卒見狀,也不敢追擊,只能將情況上報。因為這不是第一次了。
在前面督戰的高一功,見了戰報,說道:「老一套。」
但是高一功再怎麼看不起,鄖陽軍的老一套,但也不得不承認老一套是管用的。
他現在面對就是白河縣。
群山之中的小縣,萬萬不能與平原地帶的縣城相比的。
白河縣原本乃是白河堡,也是成化年間與鄖陽府一起建立起的縣城之一。他是陝湖要道。把守此地,可以抗衡西北入
鄖陽。似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白河縣被劃到了漢中府管轄,而不是鄖陽府管轄。
這種犬牙交錯的政治哲學,在地面之上,非常常見。
但是亂世一起,就說不了那麼多了。高斗樞獨自支撐鄖陽府的時候,四面八方都是敵人,什麼省界縣界都不管了,就出兵站了白河縣,不過那時候的白河縣,也只剩下幾千人了,比不過現在一個大村莊。
而如今,雖然白河縣還不能盡復舊觀,卻也是一處四方山民集會之處,到了初一,十五集會的時候,也是很熱鬧的。避禍山中的百姓,也少不了來這裏交換一些物資。
白河縣還是漢水一條支流匯入漢水的地方。
這樣一來,也就將這裏衝擊出一小片平原,也就是白河縣所在之地。
高一功很明白,鄖陽軍白河縣駐紮,人數也不會太多,最少數千人。但是狹窄的戰場,連數千人都用不了,他們甚至能做到分成數撥人馬,將高一功堵在漢水南側。
這樣狹窄的戰場,人數多少就失去了作用。人再多也派不上用場。然後鄖陽軍再派出小分隊,或百人,或數百人,出沒於群山之中,攻擊大軍的糧道。
一方面大軍,進攻不得,糧道又受到威脅。
這樣的情況下,早早撤軍還好,不撤軍的話,說不定引起軍中譁變,畢竟軍無糧則亂。是兵家至理名言。
高斗樞憑藉鄖陽區區一地,屢次挫敗闖營的圍剿,就是憑藉這個套路。
高一功再次面對這個套路,一時間也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過,高一功也是有備而來,只是將這情報放在心上,督促下面的人繼續進攻。
山中道路艱難,那種千斤火炮,根本不可能轉運過來。甚至高一功僅有的火炮,也都
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