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德慶皇帝相招,趙俊臣自然不敢怠慢。
不過,他也知道,詹善常必然有重要事情要與他說,所以,在示意張德稍等後,趙俊臣對詹善常說道:「陛下召喚,不敢怠慢,詹大人若是有事,不妨在宮外等我一段時間如何?」
詹善常自然不敢反對,雖然心中急切,但還是恭敬道:「趙大人客氣了,陛下召喚大人,必是有要事叮囑,下官等待也是應該的。」
與詹善常約定後,趙俊臣亦不再耽擱,就隨着張德去御書房覲見德慶皇帝了。
一路上,趙俊臣與張德隨意交談着,因為之前曾收了趙俊臣五千兩銀子的緣故,張德對待趙俊臣倒也客氣了許多,至少沒那麼陰陽怪氣了。
走到半路,趁着無人注意,趙俊臣從袖中拿出五千兩銀票,塞到了張德手中,笑道:「前些日子在潞安府的時候,還要多謝張公公將京中形勢告知於我,否則回京後若是沒有準備,這些日子怕是要措手不及了。」
張德看了一眼手中銀票的數額後,臉上的笑意愈加的濃重,對待趙俊臣也愈加的客氣了:「哎呀,咱們都是為陛下做事,哪裏用得着這般客氣,其實啊,這些日子外臣們阻礙陛下南巡,陛下不開心,我們這些伺候陛下的,也是看不過眼,可惜畢竟沒趙大人這般能耐,總是有心無力,不過好在趙大人您回京了,幫着陛下出了一口氣,咱家今天看着那些外臣啞口無言的樣子,也覺得心中痛快……」
口中雖然這麼說,但那張五千兩銀票,張德卻是毫不客氣的收入袖中。
趙俊臣見張德收了銀票,亦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張公公,是這樣的,聽聞宮中有位劉公公,德高望重,本官一直想要結交,可惜總是找不到機會,不若哪日張公公為本官引見一下?」
聽趙俊臣這麼說,張德微微一愣後,看向趙俊臣的眼神,頗是意味深長,輕輕笑道:「趙大人想見劉師傅?志向不小啊。」
頓了頓後,張德又說道:「劉師傅年紀大了,這些年來專心經營內書堂,不大喜歡拋頭露面,但若是趙大人求見,他老人家怕也不會拒絕,罷了,過些日子咱家就找機會為趙大人引見一番吧。」
趙俊臣笑道:「多謝張公公了。」
………
明朝太監權力之大,是出了名的,雖然自崇禎皇帝之後,這些年來宦官勢力屢遭清洗,但依然掌管着內廷二十四衙門,不可小覷。
而這內廷二十四衙門,雖各有掌印太監管理,但由於分工不同,亦有輕重冷熱之分。
其中,司禮監掌管內外章奏,代皇帝批紅,總管所有宦官事務,甚至大名鼎鼎的東廠都是司禮監的下屬機構,權勢最隆。
另有御馬監,掌管御用兵符,外派監軍太監,擁有調動御林軍之權,亦是頗具影響力。
與這一文一武兩大宦官衙門相比,其他的那些宦官衙門,大都只是掌管採辦、清掃、禮儀之類的事務,卻是要冷門的多。
而趙俊臣想要結識的這位劉公公,名叫劉清,卻不是二十四衙門中人,甚至連許多朝廷大員,都不清楚內宮中還有這樣一位太監存在,然而相比較司禮監、御馬監等實權衙門的掌印太監,趙俊臣卻更看重這位劉清劉公公。
無他,這位劉公公掌管着內書堂!
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對宦官限制極嚴格,為了防止宦官干政,是絕不允許宦官讀書識字的。然而,到了宣宗時期,由於內閣勢力漸大,為了制衡內閣勢力,明宣宗建立了內書堂,用來傳授太監們讀書識字的本領,待太監們通曉文墨後,皇帝頒發的諸般指令,皆由司禮監的執筆太監用硃筆記錄,然後再交內閣撰擬詔諭,並由六部校對頒發。
如此一來,司禮監權勢大漲,在明朝某些時間,甚至壓過了內閣,更是出了劉瑾、魏忠賢等權傾一時的大太監。
由此可見,內書堂的存在,雖然不顯眼,甚至不在內廷二十四衙門之中,卻是明朝宦官勢力崛起的關鍵因素,甚至說它是內廷的核心衙門也不為過。明朝歷代以來,內廷二十四衙門的掌權太監們,十九八九,皆是出自內書堂!
而這位劉清劉公公,就這內書堂如今的總管太監!
如果說,內書堂是一所太監學校的話,那麼劉清就是這所學校的校長,而內廷二十四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