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攝政大明》更多支持!
……
皇帝任命百官,百官輔佐皇帝牧民。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皇帝與百官、皇權與臣權,自封建王朝出現之後,便是相輔相成、相生相剋的存在,雙方誰也離不開誰,卻又時常對立、彼此爭鋒。
在趙俊臣眼中,皇權與臣權之間的爭鬥,從君臣兩大階層出現之後便開始了,時而皇權壓過臣權,時而臣權又壓過皇權,可謂是此起彼伏,互有勝負。
然而,若是遍觀中華之歷史,就會發現,雖然臣權一直都在抗爭着皇權,但隨着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完善,皇權越來越強,臣權越來越弱,到了清朝雍正時期,皇權更是達到了頂峰,臣權從此再也無力與皇權相抗衡,從那以後,即使是首輔宰相,在皇帝面前也只能唯唯諾諾、叩首領命,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卻再也不敢相爭。
為何會出現這般情況?
許多史學家認為,這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創建了軍機處取代了內閣的緣故,但在趙俊臣看來,「密折制度」漸漸盛起後所產生的作用,絲毫不小於軍機處的出現。
什麼是「密折制度」?
所謂密折制度,就是允許和鼓勵朝中一定品階以上的官員,直接向皇帝遞密折,或是表述政見、或是彈劾官員。
密折制度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使朝政的運行進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權的神秘感、以及百官對皇帝的敬畏感。二是鼓勵朝中百官之間、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從而讓百官彼此牽制、相互內耗,最終使皇帝坐收漁翁之利。
可以想像,若是「密折制度」真的實行,那麼一定品階的官員都可以獨自上折密奏,身邊的同僚全都變成「特務」,甚至下級官員還可以越級狀告上級官員,誰都有打小報告的可能,那麼還有誰敢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自然是防不勝防,於是只好老老實實的「忠君>
而且,一旦「密折制度」實行,到時候廟堂之上必然會風起雲湧,每個人都會藉機彈劾別人,每個人也都會被別人彈劾,到了那個時候,皇帝手中掌控着每一個官員的罪證,即使一時沒有懲罰,今後想要整治,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皇權自然會死死的壓着臣權,而百官自然再也不敢得罪皇帝。
…………
事實上,雖然「密折制度」創始於康熙,完全興盛於雍正,但明朝也有着類似的制度,那就是「密疏制度」。
只不過,與「密疏制度」相比,「密折制度」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擁有密折資格的人數更多、保密措施更加完善、傳遞進呈的程序也更加的規範。
可以說,「密折制度」就是「密疏制度」的深入與完善,而其中最重要的改變,便是擁有密折資格的人數更多,以及傳遞進呈的程序改變!
在明朝,何人擁有密折資格,需要看他的職位為何,一般而言只有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主官、欽天監官員、以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擁有上呈密疏的資格,而一旦失去了官位,或者變換了官職,這般資格也就不復存在了。
然而在清朝的「密折制度」之下,除了密折資格的門檻降低之外,只要得到皇帝的授權,任何人都擁有上密折與密疏的資格,哪怕丟了官職也同樣可以直達天聽。
在明朝,臣子們給皇帝送密疏,京官一般都是送往通政司衙門轉呈,而外地官員則是藉由布政司通過郵驛轉呈通政司,如此一來輾轉多處,自然多了泄露的可能,而隨着通政司衙門漸漸被朝中各大派系所滲透,所謂「密疏」更是漸漸失去了保密的功效。
至於清朝的密折制度,則是臣子由自己或者遣派親信直接將密折送到皇帝的手中,無需轉手,如此少了幾道程序,保密性自然大大的增加。
如此種種,「密折制度」的效果自然遠遠大於「密疏制度>
~~~~~~~~~~~~~~~~~~~~~~~~~~~~~~~~~~~~~~~~~~~
趙俊臣回想着自己上一世所了解的「密折制度」,再對比李純臣在答卷中所描述的「密折制度」,發現兩者不僅
第二百七十四章.趙俊臣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