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國際友人8
春天緊跑幾步伸手攙着楊佳奶奶的胳膊,笑眯眯地喊了一聲「楊奶奶」,老人爽快地笑着應了一聲,臉上的皺紋也隨之舒展開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楊佳的奶奶今年七十歲,老人中年喪夫,一個人咬着牙把兒子拉扯大,可是因為家庭貧困,一直未能給兒子娶上一房媳婦。直到四十歲,楊佳的父親才和鄰村一新寡的沒有孩子的女人結了婚,婚後生下了楊佳。本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還算美滿,雖然清貧一點,但憑着楊佳父親的勤勞,家裏也算是衣食不愁,日子還能過得去。
但天有不測風雲,楊佳的父親因為生病被村裏的赤腳醫生打錯了針藥而導致了癱瘓。那個時候戶山地區每個村里幾乎都有一個赤腳醫生,「赤腳醫生」是6至7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開始出現的名詞,指一般未經正式醫療訓練、仍持農業戶口、一些情況下「半農半醫」的農村醫療人員。這些赤腳醫生的醫療技術和水平良莠不齊,有的水平低到也就是能分得清感冒藥和腹瀉藥而已,也正是這些人,因為收費便宜、服務又方便,卻成了戶山地區農村老百姓醫療保障的主體,村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大都足不出村,就讓村裏的赤腳醫生給治療,其實究其原因,還是老百姓怕花錢;其實也不是怕花錢,到底還是因為老百姓兜里沒錢。因此,由赤腳醫生誤診誤判所造成的醫療事故屢見不鮮。可那個時候,這些山里人的頭腦里也沒有「維權」和「討法、要賠償」的想法,出了這種事情只能是自認倒霉,畢竟人家醫生也不是有意為之的。
楊佳的父親癱瘓在床之後,楊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楊佳還,做不了家務和農活,楊佳的奶奶又是「腳女人」,做不得重活,因此,楊家的生活重擔就壓在了楊佳的母親身上。一開始的時候,楊佳的母親還咬牙堅持,期盼着楊佳的父親能快點好起來,可看着一天天肌肉嚴重萎縮的天天躺在床上喝湯藥的楊佳的父親,楊佳的母親心裏打起了「退堂鼓」。於是,在一個霧蒙蒙的清晨,楊佳的母親一個人悄悄出門了,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既沒有回娘家,也沒有人知道她的消息,就如石沉大海般無聲無息。也正應了那兩句古話,「半路夫妻不到頭」、「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想想也着實惹人嘆息。
命運就是這麼折磨人,生活的苦難和家庭生活的重擔再次壓在了這個無助的老人身上,老人咬咬牙再次挑起了楊家一家人的生計,靠着村鄰們的幫襯,老人艱難地支撐到了今天。楊佳母親走的時候,楊佳才三歲,十年了,老人愣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楊佳拉扯到現在,除了做農活和家務活之外,老人還要天天伺候癱瘓在床的楊佳的父親,這裏面的苦和累,這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咸,也許只有這位風燭殘年卻依然頑強生活的老人才能體味個中的滋味。
所幸,楊佳是個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家庭的窘困並沒有讓這個可憐的孩子向生活的困難低頭,佳從懂事起就幫着奶奶做家務,幫着父親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並且,從學一年級開始,佳的學習成績就非常優異,次次考試都是班級第一名、年年拿獎狀、回回是三好生。苦難和不幸讓楊佳從就比同齡的孩子明事理,他知道自己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楊佳格外珍惜,也格外努力。
2
楊佳的奶奶拉着春天的手噓寒問暖,對這個善良、實在的年輕人,老人打心底里喜歡。春天前些日子因為走訪貧困生家庭,先後來到老人家裏幾次,對這個殘破的家庭,春天一直心存憐憫,後面幾次來的時候,春天除了給佳購買過一些零食之外,還主動幫着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因此深得楊家人的喜愛。
話間,後面的人就趕了過來,春天連忙把楊奶奶向日本代表團的兩位領隊和隨行的幾位領導介紹,並把楊奶奶家的情況大致向這些人做了一個介紹,這些人依次熱情地跟楊奶奶握手。楊奶奶滿臉笑意,一邊伸出乾瘦粗糙的雙手跟這些人握手,一邊嘴裏不停地道謝,但老人的態度卻是不卑不亢,從楊奶奶的臉上人們看不出一絲卑微的神色,苦難的人生和歲月的歷練已經讓老人家看淡了得失,學會了榮辱不驚。老人那滿頭的花白和雖然破舊但洗的很乾淨的一身藍衣衫,在西裝革履的人群中顯得格外刺眼。
寒暄了一會兒,一行人就在楊奶奶的帶領下往楊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