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瑜更是臉色大變,他原本是五省總督,因為崇禎七年那次剿匪,李自成張獻忠假投降,他以縱匪逃脫被問罪,幸虧不像歷史上那樣造成嚴重的後果,否則就是被貶謫去戍邊的命運。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還要感謝陳子強當初大敗豪格,回頭又給了高迎祥一記痛擊,讓其他匪眾嚇得龜縮一隅,不敢冒頭,而陳奇瑜又善於推諉責任,只是被降了級留待在部里以觀後效。
他其實這次不想出頭的,但鄉黨托上門來,一來面子上過不去,二來他當初能被留在兵部侍郎位置上,那些山西官員出力不少,人情難還只得硬着頭皮上了。
此事看着就怪異,順天府這邊不說,蔚縣可是黃得功在守,這位出身遼東,卻是京營猛將出來的總兵官,誰都知道是陳子強的人。
明末京營三猛將,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都是名垂青史的良將,也是忠心耿耿的大明最後支柱,他們說是京營,其實是曹化淳親自領導的勇衛營出身,只是編制在京營罷了。
歷史上曹文詔死後,大明後面的勝仗幾乎都是這三位打的,直到孫應元和周遇吉先後戰死,李自成才攻進北京城。
也是崇禎當初把黃得功和周遇吉派出去,兩個不在京城,孫應元早幾年就戰死了,和曹文詔一樣,沒有後援生生被人群堆死的,那是崇禎十五年的事了。
勇衛營其實就是騰驤,武驤等四衛,原本隸屬於內監御馬監,崇禎委任孫應元督理,黃得功周遇吉為輔,訓練士卒而成的一支勁旅,掛京營名下,由曹化淳親自指揮。
陳奇瑜知道黃得功跟陳子強交情深厚,也想過這事背後可能有陳子強的影子,但目前還不能確定,畢竟朝廷大軍對治下百姓動手,怎麼說都是大忌,想來陳子強不會這麼莽撞。
可今天一開口陳子強就說話了,陳奇瑜心中咯噔一聲響,明白這事還真就是這小子乾的,再想想傳言中,他連周王福王都敢搶,還有誰是他不敢動的。
要說周王還好,畢竟跟皇帝這一脈遠了許多,可福王可是崇禎嫡親的叔父,與其父皇只是不同母罷了,雖說當年為了福王差點廢了先皇帝,可即使是先帝天啟也對這位皇叔優容有加,為的正是這嫡親的血脈。
可福王還是被陳子強陰了,也沒見皇帝發作他,聽說被訓斥了幾句就算完事了,陳奇瑜現在真是後悔死了,什麼人不惹偏去撩撥這頭老虎。
當然有怕死的人也有不要命只要錢的二貨,又一位御史站出來了(這裏不能寫名字,反派人物又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寫真名我怕會被他後代寄刀片/嘿嘿嘿)仗着自己言官的身份,大聲反駁道;「平江侯此言差矣。」
陳子強轉頭一看,不由得樂了,這貨一副道貌岸然,一看就像個正氣凜然的人,偏偏裝作生氣漲紅了臉,要多好玩有多好玩。
陳子強樂得問道:「您說您說,本侯有錯就改,絕對是從善如流的。」
崇禎輕咳一聲,瞪了陳子強一眼讓他安靜點,金殿上不許說笑,陳子強小雞啄米般點頭認錯,憋着笑看着那御史,等他發言。
那御史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平江侯說張家口之事該由順天府上奏,可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凡我大明官員皆有義務揭發亂黨....」
一邊正等着他反駁陳子強的陳奇瑜,本想聽到什麼好的發言,沒料到聽到的卻是亂黨的言論,捂住嘴連連咳嗽,想死的心都有了。
暗罵這他娘的什麼豬隊友啊,好好扯什麼亂黨,大明誰都能當亂黨嗎,不說其他人,就陳子強的身份,犯得上去當亂黨,說出去也要有人相信啊。
除非他自己能當皇帝,否則誰當皇帝比得上當今這位寵信他啊,蛋疼了差不多,那御史還不知道陳奇瑜這是提示他不要再說了,越說越起勁。
「...湖廣總兵黃得功,鎮守蔚縣,人言其為世之猛將,然張家口近在咫尺,夜間如此大亂,身為良將竟然不聞不問,如此行為讓人不得不懷疑,匪徒的來歷之可疑....」
洋洋灑灑的說的人昏昏欲睡,陳子強撇撇嘴,慢條斯理地說:「哎...那個誰啊...你到底想說什麼啊,別磨磨蹭蹭的,大過年你閒着無聊,大傢伙可家裏還有事呢,總不能陪着你在這瞎扯淡吧。」
第一百三十三章 當場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