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書迷樓 .org】,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剛說着話,結果就聽通傳道「皇上駕臨」。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弘復帝沉着臉,步子顯得有些慢吞吞,但緊緊蹙着的眉頭也足夠表明他此時焦急的心情了,夕陽照着他斑白的髮鬢,王太后眼睛看着突然覺得辛酸。
皇帝在太子位上提心弔膽二十年,當真耗盡了精力血氣,此時才過不惑之年,莫說保養有方的王太后,就連張太后,看上去精神也要比皇帝煥發幾分,尤其這兩年來,皇帝心疾之症加重,猝然昏迷就已經四、五回,王太后也實在擔心弘復帝的龍體。
這不是自己懷胎十月的親生骨肉,可一想到恐怕難免經歷白頭人送黑髮人,王太后仍然覺得世事蒼涼。人活得太久未見得好,經歷更多的生離死別罷了。
「母后,兒子實在無地自容。」
聽弘復帝沮喪長嘆無精打彩的這一句話,王太后多少的怒火都煙消雲散了,也跟着長嘆一聲:「也怪我這些年來貪圖享樂,沒那意識替皇上分憂解難,以至太孫失教至此。」
「太子妃高氏,真是罪不可恕。」弘復帝溫吞吞地發一句火。
「她既已然知錯才於泊寧庵悔過,為顯虔誠,莫如乾脆讓高氏長居南台子虛庵更加清靜,她不是自來歡喜她的侄女高皎麼,高皎自五歲之後,一年間總有七、八個月是伴着高氏住在慈慶宮,正好讓高皎也陪着她長住子虛庵,當侄女的,服侍陪伴姑母合情合理,高氏身邊有了個晚輩長伴,想來太孫殿下就算忙於政務學業疏少看望,高氏總算還不那麼孤單。」
這話就是提義乾脆把高氏軟禁南台子虛庵了。
留下高皎相伴,其實也是為了警誡,宋國公府眼看就要被論罪降處,抄家奪爵是難免的,就算女眷不用沒為官妓宮奴,錦衣玉食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復返了,高皎是太子妃的嫡親侄女兒,高世子的嫡長女,相比淪為賤籍抑或下嫁市井,相伴太子妃於南台至少不會吃苦受辱,要若太子妃知錯能改,皇帝日後甚至可以許高皎一門相對算好的姻緣,讓她得個歸宿,這就是對宋國公乃至太子妃僅有的恩赦了。
高皎是太子妃擇定的太孫妃,這樣的處治當然如同宣告宋國公府已是窮途末路。
弘復帝極為氣惱當初給故太子擇了高氏為妻,如今自然不會再多姑息太子妃的罪責,他微閉了眼深吸一口氣,眉頭蹙得更緊了:「母后說得是,但願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裕兒沒了高氏在旁教唆蠱惑,性情還能扭轉過來吧。」
果然對太孫還沒絕望啊。
王太后嘆都嘆不出聲來,對弘復帝的決定實在憂心忡忡。
「兒子心裏明白,今日要不是母后震懾着,皇后恐怕不會甘心還董姑娘清白,真要鬧出人命震驚朝野,便是把高氏一門挫骨揚灰都於事無補了,兒子聽聞母后已經賞賜董姑娘公主禮服,就體會了母后的用心,這件事沒法當眾為董姑娘洗清誹謗,日後難免造成流言蜚語影響董姑娘的名節,除非是……董姑娘若為皇子妃,餘眾當然不敢再妄加誹議。」
「這的確是最萬無一失的辦法。」王太后道。
「晉國公府的嫡出女子,為親王妃當然足夠資格,兒子已經考慮過,賜封五郎為淄王,賜
婚淄王迎娶董氏女為正妃,只是……母后也知道,兒子與和嬪說話不過十句就得爭執……還有勞母后一陣後親自向和嬪宣告懿旨。」
要說來皇太后、皇帝賜婚,其實無需徵求妃嬪的認同,不過弘復帝是個仁厚的君主,慣例都會徵求皇子生母的意見,和嬪又從來是個直脾氣,惹急了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都敢幹,弘復帝實在沒自信與和嬪心平氣和就五皇子的婚事達成統一,想來想去只好懇求王太后。
要說和嬪在這座宮廷里真心敬服的人,也只有王太后了。
王太后當然不會拒絕弘復帝這點子懇求,但想到和嬪這些年和皇帝之間越來越「相敬如冰」的狀態,就忍不住替她說兩句話:「宮裏的女子,誰沒有兩根彎肚腸,就只有和嬪一如既往是直來直去,皇上那時居東宮,也還喜歡她的性情,否則當年姚氏那件事故皇上也不會聽從和嬪的主張,可到底還是因為姚氏皇上心裏存了芥蒂,埋怨和嬪性情過於好強,漸漸就和她生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