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
元始天尊現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生發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萬物之前,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
太清化身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一氣化為三清,那上清靈寶,玉清元始,太清道德,俱都是太清。
所以元始天尊,與太清道德天尊,亦是一體兩面。
他為無上之道法天尊,能與他共講混元道果之人,無不是大聖大賢,或與天同壽,或與日月同輝,或道德文章傳世,或大功德於萬民。
至不濟,也得在天庭仙籍上有名姓才行。
尋常帝王,根本沒有資格得授簡帖。
而封舟卻不一樣。
他雖然是人間帝王,但自引進大唐文化人物之後,便一力主張漢化,推崇道教玄門,並親自與中土道家高人袁天罡、李淳風、孫思邈等人討論,寫典籍十萬言,已經漸漸在大明傳開,並在中土大唐逐漸傳播。
他治下百姓數千萬,生活日漸富足,又能天人感化,以道家玄門手段調理陰陽,又能鎮壓妖魔,更有獲取本源之樹、大道至果的化解大天法存在,是以雖然不過三十歲,卻已經聞名彌羅宮。
「吾鑽研玄門典籍越久,越覺得學問深淵如海,約有對道家三祖有敬仰之心。既然道祖請我,那自然要去,只是這一趟出行,要小心佛門的偷襲啊,所謂刀劍在手,殺心自起,三武一宗滅佛而中道崩殂,與他們靈山脫不開關係。」
封舟自言自語道。
他是准聖,若是只有自己一人,自然無所畏懼,但如今他是一個國家的主人,靈山上的傢伙們若趁着自己不再搞偷襲,就算有分身在此,只怕也顧此失彼。
他想了想,眼睛盯在那張簡帖上,微微一笑。
要知道歷來書寫符篆,需要用硃砂、黃色紙、帛上,但再珍貴的紙帛,有怎麼能和彌羅宮的簡帖想比?
所以他取出玉斧,將簡帖砍下一截,在上面書寫符篆,施加在皇宮之上。
有這符篆在,足以震懾住整個朱紫城。
隨後又留下法身一尊。
到了封舟這個境界,法身、應身、報身、本我、自我、化身、分身,又有何區別?不過是一個『我』的不同相而已。
傳說那元始天尊與太清一起,經歷了一千七百五十元會,而封舟卻只不過經歷了一個元會。
所以封舟僅為準聖,而元始天尊高高在上,為聖人之尊。
不過便是三位佛祖一起來攻,封舟法身單單防守,也能確保無恙。
而封舟駕金毛犼排雲而上,一連翻過三十三重天,直達彌羅宮外。
此時宮門外華蓋雲集,各路禮法深湛的仙人已經早一步抵達。
有東方十洲三島的東華帝君,西方極樂世界的燃燈上古佛、西牛賀洲的鎮元子大仙,南瞻部洲的南華老仙。
林林總總,足有十七八個,各個衣着翩翩,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翎疊鬢邊。
這些聖賢身邊,弟子眾多,也都是得道全真。
原來元始天尊開講混元道果,可謂是氣象萬千,凡是接到簡帖的聖賢,都是帶着自己弟子前來聽講,只因這是莫大的機緣。
若是有福根之人聽到妙處,恍然大悟,成就大道也未可知。
但是唯獨封舟卻是一人一騎,徑直來到彌羅宮門外。
他這般形影孤單,自然引起弟子們的注意。
「那人面若少年,也是聖賢?卻不知是誰?」
「對啊,我覺得他那個坐騎好生眼熟。」
「小聲點,那是觀音菩薩的坐騎金毛犼!」
「嘶……,你是說,他就是那個一拳消了『拆鳳三年』之厄的人間帝王?」
「不是他還是誰?」
「可是讓觀音菩薩吃了悶虧的人啊!」
「這麼說他法力深厚,德能雙修,故而收到玉清簡帖?」
「他想必神通非凡,我等不可輕易得罪。」
「是啊,能到彌羅宮中聽講的,哪裏是等閒之輩。」
第628章 聖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