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地處大唐王朝西北,與地處王朝東南的兗州相對。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贛州東臨幽州,西臨徐州,南部與中州接壤。
贛州地理志中就曾有記載,龍虎山的所在,「自贛州歷台山向西行數十里,山體折向南方,山脈一分為二,懷抱狀如龍盤、似虎踞,得見其山,是為龍虎。」
龍虎山山水秀麗可人,地貌多以峰林型丹霞為主,山谷疏散。
除卻龍虎山,在其附近的主要山峰還有龜峰,只因其山岩相疊,疊狀如龜,故此得名。龜峰共有三十六峰,八大奇景,可要與天師府所在的龍虎山相比,還是稍有遜色。
龍虎山乃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乃當今大唐王朝的道教祖庭。與如今大宋王朝重佛輕道,以白馬寺為佛教祖庭的地位幾近類似,即便用「如日中天」四字來形容,倒也不太冤枉。
雖說如今龍虎山是大唐王朝的道教祖庭,可要是與後世的大元王朝時期的龍虎山相比,卻是要相差許多。
道教龍虎山在後世的大元王朝,可謂是迎來了龍虎山幾百年來最鼎盛的時期。其中張家歷代被封為「天師」與「真人」的道教人物,雙手都難以數的過來。
在那個時期,龍虎山上更是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多個道庵,更有數不清的私立道祠。香火鼎盛,青煙徐徐,直達天庭。
如今,在穀雨時節的這一天,贛州龍虎山一帶,天降暴雨,雨勢浩大,一片片雨幕密集排序,場面宏偉。
這場大雨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
在龍虎山天師府的一處僻靜庭院,有兩位年紀輕輕的龍虎山嫡傳弟子盤坐於其中一條廊道之中。
偌大的一座龍虎山,也不知是否是此處太過幽僻的緣故,使得這一整條長達十餘丈的廊道中,只有年輕道士二人而已。
兩位年輕道士,一位面相上來看大約在二十歲左右,還有一位年紀是在十六七歲的模樣,兩位年輕的道士盤膝而坐,一身白淨的道袍仿佛不染半毫纖塵。
暴雨擊打在屋檐或地面的聲音,噼啪作響。
那位年紀更小些的小道士,左手輕輕摩挲着腰間那串以紅繩串聯的五帝錢,他既沒有與諸多龍虎山弟子一起前往正殿去做着晚課,更沒有在此僻靜廊道中閱覽道教經文,反而是兩眼呆呆地望向如數串雨簾垂掛的屋檐之外,望向那片昏暗的、卻已是被滂沱大雨不斷洗滌着的庭院。
庭院之中,有石桌石凳,有青竹假山,更有一池寒潭。
潭中種植有蓮荷十餘朵,紅綠鯉魚數十尾。
而在這池寒潭的正中心,卻是建有一方石台。
石台呈睡蓮狀,正中心有座不大的圓台,台中長有一株蓮荷。
若是現在正值白天,即可發現,台中的蓮荷與潭中的蓮荷又有一些不同。
潭中的蓮荷莖葉皆為綠色,而石台中心的那株蓮荷,不論是莖葉或是尚未開花的荷苞,皆是呈現紫黑色。
腰間懸有一串五帝錢的小道士,此時正望着台中的這株不知何時才會開花的荷苞,怔怔出神。
而一旁的那位看上去才不過二十來歲的年輕道士,則是一手持書籍,一手以手肘抵在膝蓋、而半握成拳的手指則是抵在臉頰,一副意態闌珊的模樣,百無聊賴地看着書上的內容。
在這名道士的懷中,那件潔白道袍的衣襟處,依稀可見許多本封面不同的書籍將他的衣襟給塞得鼓鼓蕩蕩的,想來這位年輕道士比起旁邊那位兩眼望向荷苞而發呆的小道士,更為的好學。
不多時,這位輩分在龍虎山大的嚇人的年輕道士,微微坐直了些身子,從膝蓋上撤開了那隻支撐住整顆腦袋的手,他嘴巴「嗚哇」的張開着打着哈欠,那隻剛從膝蓋上撤開的手,則是翻了一頁書本上的紙張,接着他換了一個姿勢,由坐改為躺。
只不過,他是一腳彎曲立起,一手撐開,以手心托着後腦勺,手肘拄在走廊地板上的姿勢,繼續看書,時不時的還眯起眼,張着嘴打幾個哈欠,一副說不出的慵懶模樣。
若是這個時候,山下那些個正值妙齡的閨中少女設身處地,估計就會與這位年輕的道長聊上一些書本上的內容。
對於她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