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出巡的陣仗肯定既威武又浩蕩,但這次李二陛下卻沒有啟用車駕,而是騎馬而來。
當然,護衛是少不了的,足有上千人,由左武衛負責安保。
在前護後擁的騎兵保護下,李二陛下呼吸着清冷的空氣,心情甚好,和旁邊的幾位老將隨意說着話。
沒錯,就是老將。象程咬金、侯君集、李世勣,都是凌煙閣上有排名的,是跟着李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老資歷。
甚至是老宅男李靖,都被李二陛下特意召來,想讓這個大唐文韜武略排名第一的軍神觀摩一下,提提建議。
當然,老軍神是不能再用了。功勞太大了,在家宅着就好。
「藥師,汝看征伐高昌需出兵幾何呀?」李二陛下開口問道:「數千里遠征,耗費靡多,朝中尚有不少重臣反對。」
李靖在馬上躬了躬身,拱手說道:「微臣以為至少當需出兵十萬,方能令西突厥不敢妄動。即便西突厥不知天威,援救高昌,十萬人馬也能戰而勝之。」
出兵十萬,民伕工匠便至少要有五萬,這就是古代打仗,糧草物資的運輸是最大的困難。
何況還是數千里的遠途征戰,還要穿越沙漠戈壁。相比於這些困難,與敵人打仗倒是更輕鬆一些。
李二陛下微微頜首,這與他的估算,以及與眾將軍的商議結果,相差仿佛。
「陛下欲拓西域,高昌可為橋頭堡,河西可為後路保障。」李靖緩緩說道:「經營是必不可少。否則,難以支應西域的駐軍。」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抵玉門關,南依祁連山,北靠合黎山,全長約一千公里。整體形狀如帶,又位於黃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獨特的地理位置,溝通了中原和亞洲腹地,使西域各民族與中原有了密切的交流和溝通的通道,這就是「絲綢之路」。
而且,河西走廊不只是經貿要道,還是戰略要地。牢牢佔據此地,便能夠將北方少數民族一分為二,更猶如楔子,牢牢釘入西域腹地。
高昌作為橋頭堡,也是唐軍伸向西域的利爪,而河西走廊則是連接利爪的手臂。臂在則爪在,臂亡則利爪失去營養,孤立甚是被滅亡。
至於經營,則因為河西走廊水草豐富,環境適宜,既能養馬放牧,又能耕種收穫。同樣的道理,手臂粗壯,則利爪犀利。
如果只是依靠中原向西域輸送糧草給養,路途太遠,消耗太大。如果河西能成為後勤基地,則減少了對中原王朝財政的壓力。
而漢朝的高明之處便在於牢牢佔據了河西走廊,並設立了河西四郡。其後再縱橫捭闔,與西域地方政權聯手,迫使匈奴要麼遠遁漠北,要麼歸降漢朝。
李二陛下當然知道河西走廊的重要性,對高昌的征伐也是控制西域的開始。「廣地萬里,重九譯,威德遍於四海」,更是李二陛下的宏圖壯志。
可要說到經營,李二陛下不禁看了李靖一眼,然後便是若有所思。佔領和經營,顯然還不是完全一樣的概念。
「說到經營,大盈庫的徐丞堪為翹楚,少人能及。」另一側的侯君集縱馬跟上兩步,落後半個馬峰,突然插嘴說道。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稍微想了想,說道:「商業經營與經營地方,還是有不同之處。齊霖年歲尚小,亦無治理地方的經驗,恐難擔重任。」
說着,李二陛下微不可察地瞟了李靖一眼,想聽他如何評判。
可侯君集一說話,李靖立刻垂目低頭,好象沒聽見一般,不吭聲了。
李靖和侯君集是有積怨的,你說他奉聖命傳授侯君集兵法,卻被侯君集告狀要謀反,擱誰也得生氣。
而且,李靖還斷言侯君集會謀反。儘管只是和李二陛下單獨奏對時所講,卻也可見其對侯君集的印象很差。
侯君集聽李二陛下這麼說,立刻又點頭贊同道:「陛下所言有理,這經商和治政還是大有不同,是微臣想得不周。」
李二陛下微微一笑,對此話卻不置所評。
可裝聾作啞的李靖卻開口說道:「徐丞經營商業很是在行,改革漕政時也懂得讓利於民,沿途考察怕也知道民間疾苦。微臣以為,對治政,徐丞未必便沒有創見和辦法。」
李二陛下略感驚咦
第三十五章 令人震撼的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