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並沒有被吳養性的解釋所說服,他還是堅定的對着兩人說道:「朕明白你們的確有困難,但是朕今天不是來聽你們解釋,為什麼短時間內培育不出醫生的原因的。筆神閣 bishenge.com
朕想知道的是,要怎麼做,醫學院才能擴大招生,並源源不斷的給朕提供可用的人手。
朕相信兩位應當知道,推廣牛痘種植需要醫生,要建立起一個廣泛的醫療防疫體系,及時發現各地的疫病並阻斷這些疫病向周邊地區擴散,同樣需要大量的醫生。」
吳養性思考了一會便回答道:「陛下對於大明醫療體系的設想,臣已經仔細研究過了。陛下想要在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分別成立一個疾病控制中心,一旦發生了瘟疫就儘量隔離在疫源地區內,最不濟也要隔離在省內,避免向大明其他地區擴散。
臣以為如果只是想要達成疾病控制的話,不必要求所有的疾病控制人員都是一名合格的醫生。只需要一部分合格的醫生,搭配以具備普通醫學知識的學徒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大大的減少,對於合格醫生的需求。
此外,臣以為對於醫生的培養最好進行區分,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解剖學這門課程。如果能夠區分內科和外科兩類醫學課程,那麼願意進入醫學院學習的人員就會大大增加。
臣還希望能夠加入這次南下的防治血吸蟲小組,趁着這次去南方,臣可以替陛下招攬一些,有實際行醫經驗的大夫作為醫學院的老師。
且南方文風鼎盛,不但讀書人眾多,就算是普通百姓也鮮有不認識字的。如果能夠在南方招募一批學員,想必應該可以緩解陛下急需醫生的要求。」
朱由檢只是稍稍考慮了下,並點頭說道:「行,朕同意你參加南下的小組,另外除了在南方招募人員之外,你也可以在南方辦一個醫學院分校,地址可以設在松江地區。
另外,既然暫時滿足不了合格醫生的缺口,朕希望醫學院能夠組織人員,編寫一本常見疾病和常見中草藥的醫療手冊。
朕希望從下半年開始,抽調一部分識字的農人到醫學院進行培訓,完成培訓後讓他們在村子擔任不脫產的醫學工作者。」
吳養性頓時吃了一驚,「陛下,這樣培訓出來的人員,大多數是庸醫,他們很有可能會造成誤診,而導致病人的病情加重…」
朱由檢打斷了他說道:「就算是你,在治療病人時,十個人裏面能治癒幾人呢?」
吳養性老實的回答道:「回陛下,也就5、6人罷了。」
朱由檢有些無奈的說道:「是啊,十個人裏面能夠活上7、8人,那已經是國手的水準了。
但是我大明真正能稱得上是國手的醫生又有幾人?就算是太醫院內,濫竽充數的也大有人在。
而大明看得起病的百姓,大多都是居住在城市之內。那些居於鄉下的農人,有多少人生病之後會去看醫生呢?
得了小病他們就是硬抗着,真到了生死關頭,又豈是一兩劑藥能夠解決的。
我大明的農人所擔憂的問題,不是誤不誤診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治療的問題。即便是有一兩個病人誤診了,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值得的。
此外,這些農村醫學工作者的水準,取決於醫學院編輯的這本醫療手冊的普遍性和可靠性上,只要你們把這本手冊編輯的簡單易懂。朕相信,他們還是可以減輕一些百姓的苦痛的。」
吳養性沉默了一會,便站起來端正的對着崇禎躬身行禮說道:「臣一定會完成陛下的要求,編輯出一本簡單易懂的醫療手冊出來…」
從象房走出來時,朱由檢感覺大大的鬆了口氣,他對於明末的災害雖然記得不太清楚,但是明亡時北方鼠疫的大爆發,他還是有所印象的。
消滅鼠疫什麼的他就不敢想了,但是能夠及時發現瘟疫,並把疫情限制在一個區域之內,他覺得還是有點指望的。
回到了乾清宮後,朱由檢開始翻閱王承恩、呂琦送上來的奏章,王承恩特意把一封奏章單獨拿出來,放在了皇帝面前。
朱由檢一邊拿起奏章,一邊隨口問道:「這是誰的奏章,值得你這麼看重?」
王承恩躬着身子,滿面笑容的對着皇帝說道:「恭喜陛下,福王已經全部答
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86章 一石二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