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這位前內閣首輔交談了近半個小時,朱由檢不得不承認,這位前首輔在學識上果然是有着過人之處的。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在近半個小時的談話中,他總是能讓崇禎保持着聊天的興趣,即便是兩人談的都是一些和國事無關的話題。
而馮銓的氣度也保持的很好,即便是朱由檢談及書畫和文學上常常出錯,他也不會當面指正皇帝的錯誤,而是小心的把話題帶到其他方面上去。
有這麼一個處處維護自己名譽的臣子,朱由檢大約是明白了,為什麼皇帝都喜歡奸臣了。
不過他也明白了過來,想要讓這位馮閣老主動提出正事,恐怕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朱由檢放棄了同馮銓閒扯下去的念頭,他單刀直入的對着馮銓說道:「馮學士之前向朕上疏,贊同耕者有其田的國策,還願意向朝廷貢獻出3000畝良田,分給無地流民耕種。
馮學士雖然在鄉間休養,但是依然關心國事,不忘為朕分憂的態度,朕覺得實在是臣子的楷模。如果天下臣子都像馮先生一樣,我大明的國事還有什麼可讓朕擔心的。
朕今日傳召馮學士而來,正是想要問政於學士,不知道學士對於現在順天府推行的,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方式有什麼看法?而學士對於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還有沒有更好的主意?」
對於皇帝的詢問,馮銓心中大為振奮。雖然他年少得志,19歲就入仕做了翰林,但是因為父親的事,被一干東林黨人羞辱,使得他對於權力有着一種迫切的渴望。
馮銓的父親馮盛明任薊遼兵備道時。後金剛好攻陷了遼陽,馮盛明身處危地,便告病乞休。被熊廷弼治罪,下獄。而他亦被劾歸原籍。
在那個時候,馮家一度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雖然馮家是地方上的大族,但是失去了權力的保護之後,馮家的富饒反而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獵物。
馮銓先是求助於東林黨人,但是東林黨人看不上臨陣脫逃的馮盛明,也看不起行事過於柔媚的馮銓。特別是玩弄過他的東林黨人繆昌期,更是公然在眾人面前羞辱了他。
馮銓最後求助於魏忠賢,魏忠賢正好需要朝中的支持者,因此恢復了馮銓的官職,釋放了馮盛明。
馮銓阿附魏忠賢之後,終於青雲直上,短短几年內就做到了內閣首輔。並藉助魏忠賢的權勢,順便對一干翰林院的東林黨人報了仇。
不過因為他同崔呈秀不合,且在繆昌期的死亡中大有關係,因此惹得替他背了黑鍋的魏忠賢不滿,把他趕回了鄉下去了。
雖然魏忠賢把他從朝中驅逐了出去,但是馮銓自己知道,他同東林黨之間的恩怨已經很難化解了。
就算他還同不少東林黨人保持着私人的情誼,但是在政治上卻休想得到這些黨人的公開幫助。
因此,馮銓一直沒有背棄魏忠賢,不時的向魏忠賢表現自己的忠心,希望能夠得到魏忠賢的諒解,重新回到朝堂上去。
他的這種復官願望,被天啟皇帝的突然去世所擊碎了。學識豐富的他,自然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他立刻收起了對於魏忠賢的效忠之情,小心翼翼的觀察着崇禎登基之後的表現。他這時想的已經不是要復官,而是不要被魏忠賢的關系所牽連了。
不過當魏忠賢被發落到鳳陽守陵,崔呈秀只是丁憂回鄉,朝中依然保持着平靜的結局後。馮銓原本想要躲在家鄉避過政治清算的心思又變了,畢竟他現在才30出頭而已。
作為一個30歲就進入了內閣,還擔任了首輔的人。現在卻讓他待在鄉下做一個土地主,就算他平日裏念佛修養性情,也壓不下那股充盈在心裏的空虛感覺。
於是乎蠢蠢欲動的馮銓終於聯絡上了曾經交好的許顯純,又不敢寂寞的上疏支持崇禎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希望能夠藉此返回朝中。
今天皇帝的召見問話,使得馮銓意識到,他的冒險上疏並沒有白費。而能不能獲得皇帝的賞識,關鍵就在於他該如何回答崇禎的問題。
之前談話中,一直都表現的風輕雲淡的馮銓,此刻卻因為心裏的患得患失,而沉默了許久。
崇禎並沒有去催促他,只是向後靠在了椅背上,饒有興趣的等着這位前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