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着張耀芳對山東境內沂沭兩條河流的考察認識,朱由檢終於確認了,也許這位魯肅王右長史並沒有走完沂沭兩條河的全流域,也沒有可靠的儀器進行科學觀測,但是他對於如何治理河道上面,的確是有着深刻的認識的。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朱由檢忽然拍了拍斷了張耀芳的訴說,讓原本說的正入佳境的張耀芳有些錯愕的停頓了下來,他正想着自己是否有什麼地方說的不對時,卻聽到皇帝對他說道。
「就是你了,我看你也不必回去山東魯王府了,朕會讓內閣擬令調你入工部,在調令下來之前,你先同工部的蔣侍郎熟悉一下。
蔣侍郎這一年來主要負責海河治理工程的項目,你可以同他討論一下關於治水方面的得失。然後從工部和海河治理項目部挑選人員,協助你明年開春後進行沂沭泗流域的治理。
至於沈巡撫,你回去後就可以開始準備人員和物資了,等到工部成立沂沭泗流域治水指揮部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工程治理了。」
雖然這是沈宏所期待的答案,但是他也非常驚訝於崇禎決斷之迅速,他很快的回應了皇帝的要求。
至於張耀芳則還有些沒用反應過來,他覺得自己還有好多話沒有說出來,皇帝怎麼可以這麼輕率的決定下來呢。雖然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但是他感覺自己有些被輕視了。
雖然他是副榜出身,但是作為山陰大族,也是鐘鳴鼎食的家世出身,身上的傲骨還是有幾根的。
他可不願意這麼從山東跑到京城來,結果三言兩語就被崇禎給打發了。他沒有接受崇禎的命令,反而有些激動的說道:「陛下,沂沭泗流域遍佈三省,如果想要治理整個流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特別是陛下要求的導沭經沙入海工程,要在臨沭縣大官莊劈開沭河左岸的馬陵山,將沭河部分洪水泄入沙河,利用沙河排泄入海,這是一個相當艱巨的工程,耗費之巨不可想像。
而這個工程不過是導沭經沙入海工程中諸多問題中的一個難題。整個水利治理工程中,治沂必先導沭而後泗運,及沂沭泗分治,最後沂沭河分道入海,方盡全功。
一期導沭工程,按照臣的計算,最起碼也要耗費400萬個人工,按照每個人工2斤小米計算,就是800萬斤小米,按照山東的小米價格,就是4萬元。
想要完成整個導沭工程,起碼也要10期工程,中間若是半途而廢,就會前功盡棄。
臣希望陛下還是應當進行仔細考慮,若是朝廷撥款不及時,導致工程難以維持,倒不如先做治標之策。待到國庫寬裕了,再計劃對沂沭泗流域治本。」
在張耀芳向崇禎勸諫的時候,沈宏所頻頻向他打着眼色,希望這位老友不要因此觸怒了崇禎。
作為一名副榜出身的魯王長史,就算張耀芳家世再顯赫,才能再突出,仕途上也等於是到了盡頭了。
成為藩王屬官的讀書人,是很難再回到正常的文官升遷的體制內的。這也是為什麼,中了進士的士人被皇帝發配到藩王府任職時,都要痛哭流涕一番了。
沈宏所之所以推薦張耀芳治水,一來是兩人私交不錯,二來則是看重張耀芳身後的家世,三來便是張耀芳的確有經濟展布之才。
山東境內讓其他人去治水,說不定要搞出一場民變來。畢竟山東出了兩個王府,兩個聖人世家,又被割掉了登萊之地,加上山東縉紳勢力雄厚,山東的財富都落在了上面這些人家的手中,這山東府庫可不就貧困之極了麼。
按照以往的慣例,朝廷委派下來的治水任務,往往都是由地方財政負擔。比如山東境內的運河段維護,便是落在了運河兩岸百姓的頭上。
若不是今年皇帝去掉了山東的遼餉,不是免徵而是退回給地方用於補助災民和治理運河,山東藩庫可以說窮的能餓死老鼠那裏敢想治水的事。
也正是因為皇帝停止了山東遼餉的上繳,沈宏所才勉為其難的應承了,皇帝要求的沂沭泗流域治理工程。
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古以來治河就是一個苦差事,當年大元為了治理黃河不是連江山都丟了麼。
山東境內就有大運河經過,因此平時的勞役就已經相當繁重了。如果想要再徵發百姓去治水,最起碼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