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察院後花園內的一座花廳內,崔呈秀、楊鶴、夏允彝三人正坐在一起烹茶敘話,花廳四周的窗戶和頂棚的天窗,已經效仿京城流行的樣式換上了玻璃,初冬的西安雖然寒風冷冽,但是白日的陽光還是能給人帶來少許溫暖的。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花廳換上了玻璃之後,白日裏不僅明亮溫暖,還擋住了屋外的寒風,於是就成了崔呈秀日常辦公的所在。今日他們三人坐在一起,自然不是因為私交篤厚,而是為了公事。畢竟以崔呈秀的名聲,楊鶴、夏允彝兩人可沒想過和他拉什麼交情。
按照官場上的規矩,有什麼公事的話,崔呈秀和楊鶴只要在公堂相見也就是了,至於夏允彝,哪有資格和他們談論公事。
只是如今陝西的事情錯綜複雜,夏允彝雖然沒有官身,卻帶着皇帝給予的便利,在陝西四處巡訪。崔呈秀和楊鶴自然不能無視這位青年學會領袖的意見了,更何況他們兩人之間對於某些問題的看法也不一致,同樣需要一個有分量的第三方人士來牽制一下對方。
崔呈秀是認為,既然皇帝如此寵幸這位燕京大學的學生,並將他捧到了年輕一代的士林領袖的位置,想來對方總是要站在他這位代表皇帝辦事的欽差大臣一邊。而楊鶴則是從兒子楊嗣昌那裏聽說過夏允彝此人,知道這個人為人正直,覺得他應當會站到自己這邊來。
楊嗣昌和崔呈秀年歲相仿,進入仕途卻比崔呈秀早了一科,不過在仕途上不及崔呈秀順利。因為畏懼朝中的黨爭擴大化,在天啟五年時辭官和父親一起回鄉去了。直到去年,才重新被朝廷起復,任戶部郎中。
楊嗣昌雖然向父親談論過夏允彝的性格,但其實他同夏允彝並沒有什麼往來,畢竟他們一個是官員,一個只是大學的學生。因此他對於夏允彝的性格描述還是少了些,夏允彝的為人是正直,但除了這個之外,他還非常的執拗,只要是他認為正確的事,就會一往無前的衝上去。
於是,崔呈秀和楊鶴都沒有得到他們理想中的幫手,反而又多出了一個對手。應該來說,現在的夏允彝性格已經比過去好的太多了,在崇禎不斷的命令下,夏允彝親自去接觸了河南、陝西、山西底層農民的生活,也去了解過唐山鐵廠工人的生活工作情況。
這些同底層百姓接觸的經歷,改變了他對於本上經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迷信,也讓他認識到,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區別,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涇渭分明。被士人看做君子的人,在百姓眼中也許是個小人;被百姓認為是君子的人,在士人眼中也許就是個小人。
今日大明評價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大家看的不是此人的言行,而是自己的屁股坐在了什麼地方。維護了自己利益的人,就是君子;損害了自己的理由的人,一定就是小人。
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認知,夏允彝才能和從前他眼中的閹黨首領崔呈秀坐下來談事,並儘可能的希望和崔呈秀、楊鶴達成一個對陝西百姓有利的共識。而不是掀了桌子,將對方罵上一通小人,然後什麼事都解決不了。
有崔呈秀這樣的現實主義者,楊鶴這樣的圓滑處事者,再加上夏允彝這樣的積極推動者,不管是藩王謀逆案的處理,還是澄城事件的善後,都在迅速的推進着。
而陝西民變軍對地方士紳的清理,藩王謀逆案對陝西兩大王府的毀滅性打擊,使得王府和這些士紳名下的大量土地被沒收。從某種方面來說,這些土地主人的消失,使得陝西的階級矛盾開始緩和了下來。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些土地應當如何分配給陝西的百姓,兩大王府名下的土地加上和王府沾親帶故的士紳的土地,這可是數萬頃的良田。如果分配得當,就能讓數萬戶陝西民眾安定下來,那麼陝西未來幾年也就不太可能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民變了。
不過在這個土地分配問題上,三人陷入了爭執之中,誰也未能說服說。在崔呈秀看來,這些土地的確應當分配下去,但是不能無償的進行分配,畢竟從王府和士紳那裏沒收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是良田,可以說是相當有價值的土地。
在是否有償分配土地上,楊鶴是支持崔呈秀的看法的。除此之外,他還認為如果進行無償分配土地,很容易會被當地的胥吏、劣紳和混混上下其手。不是把好地換成差地;就是冒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