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的農曆曆法,每月的第一天稱之為朔日,即初一。一筆閣 www.yibige.com這一天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和太陽幾乎同時出沒,也是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夜晚。但是對於觀星者來說,這卻是最適宜觀察星空的夜晚,因為不會有月光干擾微弱的星光。
每月的這一日,葉小鸞都會跑來觀星台觀看星星。公元1279年(元十六年),天文學家王恂、郭守敬等在現在的觀星台北側,元大都的東城牆上修建了一座司天台,以觀察天象,這便是北京最早的觀星台。
1442年(明正統七年),朝廷在元大都城牆東南角樓舊址上修建了現在的觀星台,放置了渾儀、簡儀、渾象等天文儀器外,還在城牆下修建了建紫微殿等房屋,後又增修了晷影堂。到了崇禎時,觀星台和其附屬建築群已頗具規模。
自崇禎登基之後,朝廷對於天文學開始加大了投入,不僅重新修訂了曆法,還對觀象台的儀器進行了更新。這些新式儀器能夠更好的觀察星空,不是葉小鸞在家中的那些簡陋儀器可比的。因此在獲得了皇帝的特別准許外,她獲得了登上觀星台的資格。
觀星台台體高約19米,台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葉小鸞提着一盞煤油馬燈,順着之字形的馬道慢慢走上了觀星台頂。相比三年前第一次登上觀星台時的氣喘吁吁,現在的葉小鸞登上觀星台倒是視若平常了。
不過她花了七、八分鐘登到台頂時,方才發現今日觀星台上的人員比往日多了數倍,站在入口處的葉小鸞頓時有些猶豫了起來。雖說這些年因為科學研究上的事務,使得她同外人的接觸變得尋常了起來,但她依然還是不習慣待在過於熱鬧的場合,特別是這樣的晚上和許多陌生人待在一起。
可是她又不願意中斷自己的連續觀察,觀察星空現在不僅僅是她的一個興趣,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就在她進退兩難時,和伽利略從一側角樓走出的朱由檢卻已經看到了站在入口處的葉小鸞,於是便同她打了一個招呼。
看到老師和皇帝都在這裏,葉小鸞終於鬆了口氣,趕緊小步跑到了兩人身邊。只要有熟悉的人在身邊,葉小鸞就感覺自己的心沒那麼慌張了。
崇禎今晚來此,是因為一件新儀器的製成,他是特意過來看看這座叫象限儀的儀器,究竟能夠用來做什麼的。
負責督造新式天文儀器的伽利略,一手按着新儀器,一邊興沖沖的向崇禎介紹道:「這是象限環,這是數軸…這是窺橫。
這件儀器其實也可以叫做地平緯儀,它的主要功用是測量天上星星距離地平線的高度,當然我們也可反向操作,這樣就能測出星星距離天頂的角距離…
這件儀器脫胎於第谷設計的旋轉式地平象限儀,不過我們這件的精度更高一些。當然,如果我們將之縮小到一定程度,這件儀器也就變成了用於檢查火炮瞄準及角度的儀器…」
朱由檢其實對於天文學並沒有多少興趣,因此伽利略雖然極力為他介紹着新儀器的功用,他也是忍着哈欠不停的點頭而已,至於能聽進去多少介紹,那是只有天知道了。不過為了塑造出熱愛科學的氛圍,即便他再沒什麼興趣,也會跑來消磨一個晚上的。
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上位者的喜好總是會被有心人關注的。過去是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未來呢,還有慶豐包子和金融創新。可見只要有一線機會,總有人想要走終南捷徑來迎合上位者,從而指望藉此機會獲得上位者的關注。
朱由檢對於天文學有多少造詣其實並不重要,但是他表現出的對天文學的關心,對於大明的科學研究工作來說就很重要。哪怕是那些不學無術的暴發戶們,也會拿出一筆錢來資助科學研究,希望能為自己贏得一點名聲,最好便是能夠傳入到皇帝耳中。
就好比從前那些官僚士紳舉辦文會,花錢供養文士名人,從而為自家攢個愛惜人才的名聲。現在不過是將文會中的詩詞歌賦變成科學研究成果和各種海外探險經歷罷了。
不過對於葉小鸞來說,老師伽利略講的那些典故和新儀器的設計原理,都是她極感興趣的東西。如果是往日,她雖然心癢難耐,但也不會湊到一堆男子中間去聽講。可是現在她和老師之間只隔着一個皇帝而已,對於她來說,朱由檢可不是一個熟悉
第三卷 帝國之路 第581章 觀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