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二年的刑部大獄之內,一時之間人滿為患。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因為金聖歎、吳偉業等49名左順門上的參與者和後來為他們聲援而陸續被抓捕的六、七十名士子,刑部大獄不得不將許多作奸犯科之輩儘快審訊流放,這才讓這些讀人和官員在牢籠里有個臥躺的地方。
原本這些人員應當發往詔獄安排才是,但是因為有錢謙益的插手,這些觸怒了皇帝妄議朝政的讀人和官員,被弄進了刑部聽審。詔獄的住宿條件自然比刑部大獄好的多,但是一旦進入了詔獄,想要再出來就極為困難了。
畢竟刑部大獄歸六部管理,而詔獄卻得聽皇帝的命令。因此被關押在刑部大獄的眾人,對於自己的前途還是比較樂觀的。而刑部大獄自從袁可立主政後就經過了一場大清理,將這所監獄積攢了上百年的垃圾都清理了出去,並重新做了修繕,因此獄中的環境倒也尚可。
而根據皇帝的命令,所有在押犯人每日都有兩次放風時間,以防止犯人染上疾病而無人發現。再加上刑部官員對於這些文官集團的後備力量還是比較重視的,因此這些人雖然關押在刑部大獄之內快2個月了,但也還都是神完氣足的。
除了一直沒有人來審理他們,他們在生活上倒也沒什麼不便的。在監獄中無聊之時,金聖歎還有暇給犯人、獄卒看手相算命,倒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模樣。
倒是吳偉業從來沒受過這等苦,他雖然不是什麼名門望族出身,但家中也算是太倉當地的香門第,自小又有神童之稱,不管到了什麼地方都是被人以禮相待。這還是第一次進官府的大獄,因此雖然肉體上沒受到什麼折磨,但精神上卻壓力極大,頗見萎靡之色。
吳偉業和眾人一起商議左順門上時,乃是出於一股義氣,畢竟張溥可是他的授業恩師,被朝廷逼迫到海外,對他來說就是朝廷不公。而身為復社的魁首之一,他也無法拒絕支持復社的江南士紳的請求,為他們秉公直言,批評朝廷頒發的餘糧徵集等損壞士紳利益的政策。
作為承繼東林志向的復社成員,吳偉業對於東林前後七君子的壯烈事跡可謂是耳濡目染。楊漣的精忠亮節,左光斗的鐵骨錚錚…這些東林君子的氣節可謂是令他極為仰慕,於是在上時他是大有後來者居上的氣勢的。
不過等他被抓進了刑部大獄之後,吳偉業才發覺自己似乎還沒有準備好。刑部大獄中的獄卒雖然沒有為難他們,但是大獄中其他罪囚過堂時用刑後的慘狀,他們可是歷歷在目。
若是把他們一抓起來就用上了刑罰,憑藉着上時胸中的那點義憤,吳偉業等人大約還能挺過去。刑罰這種事,原本就是還沒有處罰時最令人恐懼,一旦刑具落在了肉體上,人的心反而就不易改變了。
但是刑部抓了他們之後就沒審過他們,這讓吳偉業等人就有些傻眼了。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的勇氣也就不停的消散了。比起令人痛苦的肉刑,更令人難以忍受的,便是這種看不到盡頭的囚禁。
由於沒有人來審判他們,這也就意味着他們連自己要關押多久都不清楚。有不少人就開始擔憂,外面的人是不是就會這樣把他們給忘記了,要是這樣沒名沒分的關押十幾二十年,天下還會有誰記得他們是為了什麼進來的?
他們之所以願意冒險上,可不是單純的為了正義,也是希望能夠得到政治上的回報的。畢竟江南士紳在官場上勢力雄厚,替他們出聲而被皇帝處罰,並不是仕途的結束,而是仕途的開始。大明朝的清流官員想要名動天下,可不就得罵一罵皇帝,然後坐上幾天詔獄嗎?
不過如果皇帝抓而不審,天下百姓又怎麼知道他們是為了什麼而觸怒了皇帝的呢?這種被天下人遺忘的感覺,使得吳偉業等人在精神上受到了莫大的壓力。他們開始不停的計算時日,生怕忘記了自己被關押進來的日子。
倒是唯有金聖歎還是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不時的同友人們開上幾句玩笑,為他們化解一些壓力。和吳偉業同住一監的他,看到對方皺着眉頭板着手指計算時日,不由便從被褥下面抽出了幾根稻草,對着他說道:「這破日子有什麼好計算的,今日不就是九月二十一了麼。再過十天,就滿六十日了。你不如過來坐下,讓我為你起上一卦,說不準明日就能出去了。」
吳偉業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