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號」的排水量約為560噸,如果按照戰時編制,每噸位配備一人,那麼「鄭和號」可以載500多人。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如果是和平時期的編制,那麼平均每4噸配1人,可以配備140多人。但是按照荷蘭商船的標準,就是6.29噸每人,預計配備90餘人。
不過現在作為海軍訓練艦,「鄭和號」上的人員配置了150人,差不多是4噸一人。其中海軍實習的士官生佔了差不多一半,約70人。
而原「聖胡安號」留用的人員大約為35人,其中大半是東南亞土著。剩下的45人便是從天津水師中抽調的人員。
雖然「鄭和號」經過改造後,設置了不少滑輪組以幫助收放帆布。但是愛德蒙·唐泰斯還是覺得,爬桅杆是一名水手和士官生的基本技能。
因此在出航後,他堅持把那些滑輪組都拆除了下來,讓士官生同水手編成一組,命令他們每日攀爬桅杆,清理甲板。
愛德蒙·唐泰斯的舉動,讓士官生和中國水手大為不滿,在他們看來,有簡便安全的滑輪組不用,非要他們在顛簸的航行中攀爬桅杆,這是一種迫害。
但是隨船出發的海軍教官,選擇支持了愛德蒙·唐泰斯的命令,這才使得士官生和水手們沒有在船上爆發,針對這名荷蘭人的叛亂。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接受了這個事實。攀爬桅杆的風險之大,很快便教育了這些士官生們,讓他們知道了,為什麼大家都畏懼出海航行。
短短100多天的航行,當「鄭和號」返回天津港的時候,船上人員的傷亡率已經達到了10%。4人死亡,3人失蹤,3人重傷,5人輕傷。
從桅杆上摔下來的傷亡事故達到了8起,佔據了傷亡人數的一半以上。剩下的7人,兩人是因為食物中毒,1人是前往船頭方便時落海,還有三人則是在攻打庫頁島北部一處土著人聚集的河谷時,不慎被土著人的弓箭所傷。
船隻平常航行時的人員損耗率,幾乎是戰時的4倍。在愛德蒙·唐泰斯看來,這次航行中這些士官生的表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比起歐洲各國培養航海人才的船艙侍童制度,這些士官生的航海技能,大約也就同船上待了2年的侍童差不多。
不過他同時也承認,把一名侍童培養成可用的航海專業人員,大約需要花費8-10年的時間,和耗費大量的資源。而且也不能保證,這些侍童都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船長。
畢竟侍童的個人天賦和教導他們的船長個人水準,決定着這些侍童們究竟能不能成材。
而這些中國海軍士官生們雖然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們卻比侍童們高多了。雖然他們沒有出過海,但是對於航海知識卻已經進行了系統的學習。
船艙侍童制度的成材率,大約也就是十分之二、三。因此愛德蒙·唐泰斯覺得,經過這次航行後,還願意從事航海的士官生能留下三分之一,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目了。
經過了這次試航,愛德蒙·唐泰斯也總算明白了,為什麼皇帝陛下不願意聽從他的建議,修建一隻大艦隊,從荷蘭人手中奪取香料群島的意見了。
中國的海軍還沒有習慣於離開自己的海岸線航行,離開中國越遠,離開陸地越遠,他們就會產生恐慌的情緒。這個時候不要說戰鬥力了,就是不發生叛亂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這同樣也讓愛德蒙·唐泰斯感到很驚訝,因為中國官軍同中國南方的海盜,簡直是兩個物種。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像是西班牙人同荷蘭人的區別那樣大。
中國的官軍是如此依賴於陸地,而中國海盜在海上則毫無畏懼,即便是公司的船隻,有時也不得不認可這些中國海盜在某個海域的特殊權力。
在他看來,中國南北地方的差異如此之大,居然還能維繫在一個帝國之內,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愛德蒙·唐泰斯對於本次出海航行的思索,並沒有干擾到前來接收「鄭和號」運輸物資的管事的喜悅心情。
「鄭和號」這次除了送人前往朝鮮,和北上試航行之外,還攜帶了近三百噸的物資,用於濟州島港口的建設,及日本、庫頁島、東北濱海地區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