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筆神閣 www.bishenge。com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這是《詩經·國風·豳風》中的一段文字。文章中充滿了底層百姓對於生活的絕望吶喊,據說是周公用來規勸成王王業艱難而做。
崇禎十三年的七月對於大明的災區百姓來說,的確是一個令人絕望的時間段。一個本該是收穫季節的時間,田野中卻看不到多少收穫的果實,這令許多災區百姓同樣在心底問出了,下半年應當如何活下去的問題。
而同這些大明災區百姓的境遇相比,今年南洋各處的土邦小國百姓同樣陷入了一場噩夢。隨着大明官方提高了糧食收購價格之後,從海外運輸糧食前往大明終於成為了一項有利可圖的生意。
南洋各地因為地處熱帶和亞熱帶,自古以來食物一向並不缺乏,許多地方稻米一年三熟,即便不精心打理田地,也能夠獲得很好的收成。在有些較為封閉的島嶼上,因為農耕技術不夠發達,甚至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階段。
而即便田地因為災害而無收,憑藉着熱帶森林中豐富的植物資源,這些島上的土人也能夠度過荒年。對於這片區域的土邦小國來說,他們所畏懼的災害大約只有兩種,水災和瘟疫而已。
然而在崇禎十三年這樣一個普通的年份,南洋各地的土邦小國突然發現,他們居然遇到了難以置信的糧荒。越是距離大明越近的地方,糧食短缺的便越是厲害。
比如越南,這個去年糧價最高也沒有超過0.25大明元一石的國家,在七月這樣的新稻收穫時節,糧價卻已經漲到了0.35大明元一石。這樣的價格對於大明的商人來說,依然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價格,但是對於越南的普通平民來說,卻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經濟負擔能力。
越南這個地方因為和中國相鄰,過去又有着上千年的直屬中國的歷史,因此此地的社會結構幾乎和中原沒什麼區別。只不過越南的王權不及中國完善,使得越南的上層階級更類似於門閥和士紳之間角色,而不是像大明的士紳階層那樣缺乏同中央政權對抗的手段。
因此除了升龍附近的河西、山西、北寧、海陽、山南等地則有着眾多的絲和瓷器產地之外,大多數地區還屬於類似於莊園制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商品經濟並不算發達。越南出口貨物中最重要的還是黑檀木、犀牛角、象牙、燕窩、海參等自然資源,其次才是生絲和瓷器等手工業品,但是越南進口的中國貨物,從針頭線腦到大型的船隻,可謂是無所不包。
越南和大明進行自由貿易的結果就是,入超一年比一年高,而入超產生的貨物價值缺口是需要硬通貨去填補的。然而遺憾的是,越南本身不是一個貴金屬豐富的國家,這種入超的逐年擴大,只能拿國內的存量金銀去填補,於是自然便造成了市場上的錢荒現象。
不管是越南北方的鄭氏,還是南方的阮氏,都知道這種金銀的持續流出時有害的,但是在大明強大的武力震懾下,和南北政權的敵對狀況下,雙方都無法出台限制對外貿易的法令。由於兩個政權之前向大明銀行的貸款是拿的海關收入做的抵押,他們甚至連調整進出口稅都做不到。
因此當大明的商人拿着鈔票在越南大肆收購糧食時,不管是鄭氏還是阮氏,不僅沒有阻止,反而採取了配合這些大明商人的措施,從各地主動徵集糧食出售給這些商人,以獲取大量的大明元填補國庫的虧空,維持住兩邊政權的正常運轉。在此時的越南,大明元實質上和金銀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畢竟只有這三種貨幣才能購買到來自大明的貨物,和支付貸款的利息。
越南大肆出售糧食換回大明元,從某個方面來說算是緩和了市場上錢荒的現象,維護了上層階級的利益。但是對於中下層的越南民眾來說,糧食價格的上漲,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為艱難了。
自從被大明打開了國門之後,越南北方的庸憲、升龍,南方的會安、河仙、同呢、美萩等港口都成為了對外貿易繁榮的市場,而中越陸地上相鄰的邊境貿易也開始漸漸繁榮了起來。大量的華人開始湧入到越南,從事採礦業、加工製造業、食品加工業、碾米、家具木器製作等行業,庸憲這個北方港口更是成為了同會安齊名的貿易大港。
但是這種貿易繁榮的背後,都意味着對周邊自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