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黃立極幾人回來之後,就看到這麼一個亂糟糟的場面。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黃立極頓時發怒了,「風紀御史何在,這朝會乃是國家論政的大典,不是市井販賣雜物的市場。還不趕快維持朝會的紀律,再有無故喧譁者,着令趕出宮城去。」
兩名風紀御史頓時忙不迭的走出來開始維護朝會紀律,而這些低階官員們看着幾位大學士一臉不耐煩的模樣,沒人願意因此遭受無妄之災,朝會上噪雜的聲音開始低落了下來。
黃立極等四位大學士快步走到前面,劉宗周、徐光啟、文震孟、等人頓時圍了上來,想知道他們帶回來的關於崇禎的消息。
六部九卿加上一些東林領袖,和四位大學士圍成了一個小圈子。黃立極簡單的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但是瞞下了陛下想要讓國於福王的消息。
文震孟聽完頓時生氣的說道:「陛下怎麼能夠把國家大事當成如此兒戲,難道我們也要陪着他一起胡鬧嗎?」
「文湘南,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意思呢?難道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要把陛下勸出太廟嗎?」張瑞圖不由反唇相譏道。
徐光啟、王在晉等本就是支持崇禎的官員,都紛紛認為,張瑞圖說的不錯,把陛下勸說出太廟是最要緊的。
劉宗周、韓爌猶豫不決,禮部侍郎錢謙益卻站出支持了張瑞圖,同樣是禮部侍郎的溫體仁,則若有所思的看着幾位東林領袖的表現。
看着東林黨人到了現在都不願意放棄,反對和後金議和的想法,似乎想要和崇禎比一比誰更有耐性的意思。
黃立極不得不把崇禎想要把皇位讓給福王的話語也說了出來,這下大家都開始沉默下去了。
如果是正常狀況,大明皇帝的繼承權並非是皇帝自己說了算,有朱元璋留下的規矩,再加上文官集團的強勢,決定皇位繼承人的其實是大明的文官們。
但是現在卻是非正常的狀況,光宗一脈除了崇禎以外已經斷絕,而崇禎自己又沒有子息。
如果崇禎出了意外,要選擇皇位繼承人的話,按照血緣的遠近親疏,必然要從萬曆皇帝的子嗣中選擇。
即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四人中的一位,而根據崇禎的輩分,又只能是選擇四位藩王的子嗣,而現在有子嗣的卻只有福王。
也許文官不管不顧,也能無視這一切,堅持排斥福王一脈,在剩下的三位藩王中選擇。畢竟當年楊廷和也開過這種先例,堅持選擇了血緣較遠的朱厚璁,好方便他控制朝政,清理正德時期興起的武將集團。
不過這一切都建立在文官所佔據的道德高點之上。楊廷和是內閣首輔,又深受正德皇帝和當時的皇太后的信任,所以可以代擬遺詔,並在朱厚璁沒有登基之前總理朝政。
但是現在把崇禎皇帝逼進太廟的,可是幾乎把朝堂上的官員都網羅進去了,而首輔黃立極更是被東林黨人視為閹黨餘孽之一,根本沒有這個威望讓天下人承認他所選出的皇位繼承人。
而宮內雖然有一位張皇后,但是皇嫂和皇太后的名分就差遠了,而真正能代表內宮意見的只有周皇后。但是這位皇后難道會不聽崇禎的,反而聽他們這些和崇禎鬥氣的官員的話嗎?
韓爌忍不住說道:「陛下雖然正值沖齡,年輕氣盛。但是總不可能真的在太祖牌位前絕食明志吧?」
戶部尚書郭允厚語氣不善的說道:「莫非韓象雲你的意思是,要等陛下出事了,再想對策嗎?」
韓爌頓時惱了,「郭尚書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嗎?」看着兩人就要因此而爭吵起來。
劉宗周開口勸說道:「陛下要是真在太廟出了什麼意外,難道我們這些官員還能推脫責任不成?我看,不如就照着錢侍郎說的,先應允了陛下,讓陛下從太廟裏趕緊出來才是正經的。」
在福王有可能還朝的危機下,就連劉宗周也不得不開始勸說起文震孟來了。
以這幾位東林領袖現在的地位,福王上台最壞的結果,也最多就是貶官或是削籍而已。因為福王終不可能冒着天下大不為,非要把他們幾人置之於死地。
但是東林黨人以同窗、師徒、親友為紐帶,誰還沒幾個門生弟子,三親六故的。
福王打擊不了他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