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慈哭了一路,張威也哄了一路,好不容易把劉念慈哄睡着,張威這才鬆了一口氣。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等到劉念慈迷迷糊糊的醒過來,車子已經快抵達劉念慈離開多年的軍區大院了。
來到了熟悉又陌生的環境,開始新的生活,劉念慈忙的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就把苦難中的劉玫和劉瑩瑩給忘得一乾二淨。
張威不是劉念慈,到是把這事兒掛在了心上。
只是,劉老爺子絕口不提,又認真掃尾過的。單從劉念慈的隻言片語裏面找劉玫的蹤跡,猶如大海裏面撈針一般困難。
想想也是。
如果真有這麼容易就把劉玫揪了出來,林家傑早就先一步動手了。
還能等到他張威出手?
劉老爺子絕口不提,自然是保護劉玫和劉瑩瑩的意思。
兩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
一時半會兒的找不到孩子,只能給劉念慈製造一個孩子,以慰她的相思之苦了。
都是二婚夫妻,比起頭婚的要想得開很多。
張威打定了主意,打了幾斤白酒,請了幾個弟兄辦了個結婚酒。
酒席之後,借着酒勁兒,順便把半推半就的劉念慈給辦了。
張威身體力行,劉念慈小意迎合,三個月沒羞沒臊的新婚期里,張威先生還真就把孩子這事兒給辦成了。
有了孩子,劉念慈忙得幾乎是腳不沾地,被拋到爪窪國的瑩瑩姑娘,劉念慈再也沒有提起。
時間一久,張威也基本上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繼女的事兒。
遠在木香的劉玫和瑩瑩小姑娘,得到了暫時的安寧。
又是一年九月,劉玫挺着一個大肚子,把才剛過了五歲生日的瑩瑩小姑娘送進了喬家村村小,讓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
在這個教育並不普及的年代,小學生入學的年紀平均在七歲往上,大的十歲左右,也不是沒有。
五歲左右的女孩子,基本上都在家帶弟弟妹妹。
讀書這麼費時費力的事兒,哪能輪到她們?
能讀書,對於女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奢求,像劉玫這樣巴巴的把五歲的孩子送到小學的,更是一個都沒有。
大家都說王青山兩口子是吃飽了撐的,有工分不要,非得貼錢給女娃娃讀書。
王青山和劉玫兩口子壓根不理會這些閒言碎語,只當做耳邊風。
日子過成什麼樣,是好是壞,自己自己心裏才清楚。
他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也有那個本事,不差那幾塊錢的學費。
他們家小姑娘也有那個學習能力,早點讀書早點成材,那是極好的。
等到劉玫肚子裏面的孩子呱呱墜地,又要忙着裁縫的事兒,又得帶孩子,肯定得忙。
忙不過來,小姑娘難免感覺被忽視。
到時候心生怨懟,那就不好了。
瑩瑩小姑娘雖然捨不得爹娘,可想想三妮、四妮和五妮姐姐也都要讀書,只能背着劉玫給自己做的小書包,像顆大太陽下曬了半天的小白菜似的蔫吧蔫吧的去了學校。
小姑娘的情緒,就像夏天的天氣,說變就變。
進學校的時候還是蔫頭耷腦的。等到了學校,受到了老師幾次表揚,認識了幾個新同學,蔫了的小白菜同學又被灌了水似的,水靈靈的活了過來。
因為劉玫的精心教導,瑩瑩小姑娘知識面比一般孩子高了不止一籌。
瑩瑩小姑娘的學業一直是順風順水,穩居年紀第一的寶座。
大家都喜歡和學習好的孩子玩兒,再加上瑩瑩小朋友年紀小,自然就成了班裏的班寵,日子不要過得太開心。
天不亮就坐在家門口,盼着上學,天黑了才念念不舍的回家。
劉玫笑着打趣她,小姑娘還知道不好意思。
日子就這麼波瀾不驚的過着,變化的不僅僅是瑩瑩小姑娘,還有王家的存糧。
家裏分出去了一半的人,也分出去了不少口糧。
家裏只有王青山、劉玫和二妮工作,卻有八個人張着嘴巴擎等着吃飯。
王青山儲備好的存糧,熬到十月底的時候
第140章 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