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的猜測和安保局的推斷一致,但羅雲還是忍不住問:「理由呢?」
魏淮在這件事情上面,沒有對羅雲隱瞞、保密。畢竟他自己也不清楚,後面會不會求助到羅雲,讓他提前知曉一些情況也好。
當然,能不求助儘量不求助,否則會顯得安保局很沒用,什麼事都解決不了,得靠羅雲的幫助才行……
魏淮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我們拜託考古專家,鑑定過了蜀王宮下面的墓室,基本可以確定,那個墓室的修建年代,是在明末清初之時。此外考古專家們,還在那口空棺材裏面,發現了一些金冊、金幣,都是張獻忠在建立了大西政權後製作的,另外還有一些別的東西……通過這些,考古專家們斷定,這個墓室,就算不是張獻忠的,也跟他有着很大的關係。」
「有了這個結論,我們就有了調查方向,結合歷史上,張獻忠的種種行為,推導出了那具旱魃,有着極大的可能性就是他!」
「首先在歷史上,蜀王宮當年是被張獻忠放火給燒毀了的。按理說,張獻忠當時已經佔據了西蜀,蓉城更是他政權的中心,他應該以蜀王宮為自己的居所才對,為什麼要放火燒毀呢?到底是為了泄憤,還是為了隱藏什麼秘密?比如這個偷偷建在蜀王宮底下的墓室?」
「其次是張獻忠在西蜀的一系列屠殺行為,也頗為古怪。按照史書記載,張獻忠當年,幾乎是把西蜀的人,屠殺一空,據說還留下了一個『七殺碑』。要知道在亂世,人口屬於戰略資源,無論是拿來補充兵源還是用來作為炮灰,都比直接屠殺掉要好。而且無論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都善於裹挾流民以壯聲勢,怎麼也不該是把自己地盤裏的人,屠戮一空才對。」
「而且張獻忠在佔據了四川之前,並未進行過這般大規模的屠殺。甚至在佔據湘高官沙的時候,還以軍紀嚴明著稱,對百姓秋毫不犯。清人劉獻廷記載說:『余聞張獻忠來衡州,不戮一人,以問婁聖公,則果然也』。」
「為什麼張獻忠後來會性情大變?打開殺戮?難道僅僅是因為野史中傳聞,張獻忠在佔領西蜀的時候,蜀中各地不斷抵抗,讓他感到憤怒和沒有面子,便舉起了屠刀?這樣的猜測,實在站不住腳。結合那座古怪的墓室,以及屍變而成的旱魃。我們懷疑,很可能張獻忠當年,是從某處得到了一個『長生不老』的法子,便修築了這麼一座墓室,並在蜀內大開殺戒,以萬千人的生命、鮮血與怨氣,來讓自己『長生不老』。然而,這個所謂的『長生不老』,卻不是正道修行之法,而是讓自己變成殭屍,變成旱魃,從而達到另一種意義上的長生不老!」
「不對呀,我記得史書上說,張獻忠是在拒清兵入川時,於西川中了流矢而死,死後被就地埋葬,後來被清兵找到並挖出,砍下腦袋,懸掛在了蓉城的城門上面……」
「關於這個,我們也討論過,有三個可能:一、戰死在西充的,並不是張獻忠,畢竟那個時候,兩軍交戰,為了打擊對方士氣同時鼓舞己方,一戰下來,都會宣稱斬殺了誰誰誰;二、張獻忠的確是死在了西充,但並沒有就地掩埋。怎麼說他也是大西國皇帝,即便死了,也不該草草掩埋。很可能是被心腹手下,將他的屍身帶回了蓉城,埋葬在了蜀王宮下面的墓室中。而第三個可能嘛,就是那頭旱魃不是張獻忠,而是他身邊的一個重量級人物,知曉了他的一切計劃,在他死後,這人鳩佔鵲巢,佔了墓室,利用了他之前的種種安排,讓自己變成了『不死』的旱魃。」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們的推測,真相到底如何,還得抓到了那頭旱魃才能知道。不過,這一結論,倒也能解釋旱魃去江口沉銀遺址的原因……在那些沉於河底的寶貝中,很可能是有什麼東西,能讓旱魃儘快的成長、提升!否則它大可待在蓉城,那兒人口眾多,對它而言,儘是『食物』。另外,清朝將貢院建在蜀王宮遺址上,也說得通了。他們或許是不知道在蜀王宮的遺址下面,藏了一個墓室,藏了一頭『沉睡』的旱魃,但應該是有高明之士,看出了蜀王宮附近的風水,或者說是能量場有古怪,所以清朝官府就在那兒修了個貢院,以儒教的氣運,儒生的氣血,壓制那塊的壞風水……」
羅雲想起了自己就讀的高中的情況,說道:「就跟咱們現在,許多學校建在亂墳崗上一樣
第484章 亂世中,人不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