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白宮總統辦公室內,羅斯福總統坐在輪椅上,看着他召集來的幕僚們,這些人都是美國國內一言九鼎的高級官員,包括智囊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現任海軍大臣達德利龐德。
「總統先生,在沒有任何外部支援的情況下,運送如此多的兵力到意大利去,去打一場毫無勝算的戰爭這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布雷德利將軍指着直布羅陀海峽,對羅斯福介紹道:「即便有1o萬大軍,可是這些部隊要在海上漂泊很長時間,在登6意大利之後,又需要立即開赴前線作戰。他們不可能阻止德軍,誰指揮下場都是一樣的。」
艾森豪威爾將軍也在一旁點頭,贊同自己同僚的觀點:「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上來看,在意大利投入軍隊,是一件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我們在給德國人的集中營送戰俘,而且一口氣要送1o萬人。這些人孤立無援,連基本的後勤保障都沒有,彈藥耗盡之後,他們就和2oo年前的部隊沒有任何區別。」
一名代表美國海軍的將領開口補充說道:「總統先生,如果德國人不是白痴,那麼在直布羅陀被攻擊一次之後,他們就會封閉這個海峽,我們沒有辦法在德國海軍和德國6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和德軍爭奪一個遙遠的海峽,即便是抽調太平洋上的兵力,也不能做到。」
站在那裏一直沒有說話的英國皇家海軍達德利龐德也點了點頭,開口說道:「不得不承認,德軍的戰鬥能力和日軍是完全不同層次的,裝甲部隊和飛機的質量至少是日軍的十倍,數量也大大過日軍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冒險可能會通過直布羅陀海峽,第二次通過那裏補給,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有句話他憋在心裏沒有說出來,他甚至覺得,如果德國人夠狠,那麼直接開放直布羅陀海峽,放美國人進入意大利之後再一口氣殲滅掉,才是一勞永逸的結果。按照德國人在東線的戰鬥力來評估,美國人即便運送2o萬人登6意大利,也會在幾個星期之內被打下海。
「將軍們,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在意大利打鬧一場,那麼依靠本土補給的德意北非軍團,就會因為補給被切斷,最終失去繼續進攻的能力。」馬歇爾開口說道:「最終,他們會因為缺乏武器彈藥,被我們趕老家去。整個中東之戰的局勢會因此而扭轉,我想整個中東用7萬名士兵去爭取,這確實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不是麼?」
現實總是這樣的殘酷,這間屋子裏的所有人都很清楚,他們把這7萬名美國步兵,和所有的軍事物資送到意大利去,根本就是讓他們去送死。只要他們這些部隊損失的有價值,那麼盟軍就能在整個中東找主動,這也就是整個計劃的核心目的。
至於說意大利,那裏會被打成一片焦土,所有的港口機場都會被美軍和墨索里尼在潰敗中炸毀破壞,鐵路線也會被轟炸摧毀整個意大利在打完這場戰役之後,短時間內都只能以重建為主而意大利最終會不會得到他們想要的利益,這間屋子裏的人,誰會去在乎呢?
「嚴格篩選這一次參加任務的士兵,哥哥和弟弟不能同時參加送到意大利的部隊。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立即調離他們中的一個。」艾森豪威爾將軍想了想就下定了這麼做的決心,他要用將近1o萬名部隊的生命,去換一個中東戰場上的真正勝利。
如果單純站在軍事角度上來分析,這將是一場改變歷史進程的大勝:在北非的隆美爾的l集團軍和舍爾納的k集團軍總人數就過3o萬,再加上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將軍麾下的部隊,人數還要多一倍。用1o萬美軍達到全殲6o萬德意聯軍的目的,這顯然是非常划算的生意。
不過一切都會如美國人所願麼?顯然不太可能。這麼一個龐大的行動,怎麼可能不讓德國人察覺?有關情報的保密工作,就連美國人自己都覺得沒有把握。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再一次召開會議,來確定究竟要不要利用意大利來打一場翻身的戰爭了。
英國方面無疑是最希望美國人在意大利有所行動的,因為這一場戰役過後,可能一切都會出現相應的轉機:德國人會在北非戰場徹底失敗,英國將能夠奪大片的殖民地,而腹背受敵的德國勢必只能削弱大西洋壁壘來應對意大利危機那個時候就是收復英國本土的大好時機。
「要小心意大利,如果他們是故
第1027章 1028為了美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