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成?!」都沒等永平帝說話,江夏王先跳起來不幹了:「這是咱們大梁的皇帝,怎麼可能宮中不留守衛?!」
保的就是他啊!
沒玩過象棋嗎?
沒聽說過把帥旁邊的倆士都拱到河對岸的。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禁軍是什麼,那就是保護皇帝的,怎麼可能把個光竿的皇帝留在宮中,這還不如直接送到桂陽王手上啊。
「是啊,皇上是大梁的魂,大梁的支柱,怎麼可以將禁衛軍都派到外面!」淮陽王第二個發聲。
這都是在王皇后逼宮案中站錯過隊,這時候不表忠心什麼時候表?
淮陽第二個表示反對,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
「不行,堅決不行!」
「皇上是大梁的皇上,不可以這樣,歷朝歷代沒有把禁衛都派出去的!」有了兩個王爺的表態,殿內瞬間就炸開了鍋。
文臣們不干,武將們雖然心裏劃弧,沒經過這些,但還是樂見其成的。畢竟上戰場殺亂的是他們,死最快的也是他們,有皇上和他們一起同生共死,想想也熱血沸騰是不?
眼神里就帶着股子激動。
永平帝願意嗎?
當然不願意啊。
永平帝就是表面上為了維持處變不驚的人設,沒好意思跟謝顯叫板。畢竟什麼同生共死的話是他自己說出去的。
不能打自己的臉。
但他說這話,純粹就是起個鼓勵動員的作用。他也知道一旦桂陽王打進建康,得了勢,第一個宰的肯定就是他。
但,這不表示他就要徹底放棄抵抗,哪怕城破了,好歹他宮還在,還能抵抗一陣子的,說不準就有什麼轉機。
哪怕把武將希冀的眼神都看在眼裏,也只作沒看見,惜命。
謝顯:「陛下,城破國滅,家亡。」
「桂陽王大軍頃刻便要南下攻城,此時合該集中所有兵力守住整個建康城,而非分兵自治,留大批的禁軍守在皇城。」
「換個角度想,守城大軍總是大於宮中禁軍的,一旦城破,宮中禁軍又如何能頂得住四面八方的戰火?不如齊心協力守城,與百姓共存亡!」這他是胡說。至少前世城破了,皇宮卻守住了,皇帝也沒死。
但和謝顯理念不一致,他不在乎真話假話這種細枝末節,不說的嚴重些怎麼能讓皇帝就範?
他要守的是一方城池百姓,不只是獨坐皇帝,為皇位生為皇位死的皇帝。更何況,他不信自己贏不了。沒他都勝了桂陽王,有他憑什麼勝不了?!
「臣請陛下,臣願親赴石頭城,與眾將士同生共死。」
武將們頓時對謝顯刮目相看,這是個不怕死的,也是個為國為民之人!
話趕話逼到這裏了,永平帝不表態也不行了,他緊咬後槽牙,心都抽抽了。
「眾卿說哪裏話!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說了誓與百姓共存亡就一定——說到做到!眾卿不必再勸,宮中禁軍一個不留,悉聽謝僕射調遣!」永平帝一拍桌案,義正言辭,說的口沫橫飛。
不這麼說不行了,趕鴨子上架啊。
永平帝心說,我才十四歲,登基才三個月,國喪還未除呢,老天爺待他太薄了,考驗一波接一波,他有點兒應付不來了。
可是話得說,事兒得做,不然建康城破了也就罷了,他死透了也不在乎名聲。可一旦中央軍勝了,他皇位保住了,以後不知多少人得背後戳他脊梁骨,敢說不敢做,是他一輩子的污點。
挺直了腰杆,咬牙上吧。
眾人一看,得,還是謝顯。
幾句話說的永平帝親自下水了。
既然皇帝都說的這麼鏗鏘有力了,他們也不攔着了,淮陽王和江夏王也是見好就收,表明態度就行了。現在皇帝都發話了,再演戲就過了,頓時鳴金收兵。
緊要關頭,都沒時間矯情。
就永平帝有些失落,都沒半個人再攔一攔朕。雖說攔他,他也不會改變主意,但真沒人跳出來,心裏還是怪澀的,這要是劉貴妃還活着,她管別人死活,國家興亡呢,他兒子不能沒人管……
這些也只是在心裏想想,真正待他好的,還得是自己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