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your marks!」
伊坎體育場男子200米跑道前,一個頭戴棒球帽的白人發令員大聲地朝選手們喊出了各就位的口令。
葉欽在遠遠站在第三條跑道上,微微側過頭看了一眼場邊眾多的觀眾,輕輕吐了一口氣,大步走到助跑器前面。
想贏這場比賽並不容易,相比較起尤金站的比賽,這一站的比賽參加的選手普遍都是年輕運動員,在個人pb上,葉欽並不顯得太過遜色。
尤金站的時候,以個人pb而論,他是倒數的那一個,但那場比賽里,他發揮很出色,拿到了有尤金站男子400米的冠軍。
但紐約站男子200米的比賽不一樣的,葉欽現在在男子2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是去年奧運會決賽創造的20秒39,和在場的不少選手相比較起來,並不算是墊底的那一個。
可要真的到了場上較量,卻完全不一樣。年輕的運動員在這個時間點,按照每年田徑賽季來說,很多年輕的運動員在這個時間點上,要比不少老將狀態更好。
不是說上了年齡的老將在這個時候水平就不行,而是很多年輕的運動員從年初二三月份開始之後,參加的比賽要比很多老將多得多。
各種室內賽,錦標賽,地區的運動會等等,年輕的運動員想要參加高水平的比賽,就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出足夠好的成績。每一次的比賽都需要不斷的壓榨出自己的潛力,以求得參加更高級別賽事的機會。
而已經功成名就的老將對於低級別的賽事相對來說並沒有那麼上心,他們可以直接受到各種大賽的邀請。
要是在沒有世錦賽和奧運會的年份,甚至很多運動員這個時候也只是開始適度熱身,提一提自己的排名和積分。
葉欽心理明白,在田徑賽場上,再頂尖的運動員也不可能時時將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不論各種大賽小賽都贏得勝利。
哪怕是強如邁克爾-約翰遜,也有受辱的時候。
1997年最為亞特蘭大奧運會之後,最為風光的邁克爾-約翰遜和百米冠軍多諾萬-貝利,兩人在體育大佬們的攛掇之下,曾經進行了一場全球直播的150米對決。
出場費,邁克爾-約翰遜和多諾萬-貝利每人50萬美元,如果贏的話,還會再得100萬美元。
比賽跑道是前75米彎道,後75米直道。
參賽的倆人每一個都壓力山大,就像拳擊一樣,近乎肉搏。
比賽開始後,內道的貝利很快超越了外道的約翰遜,逐漸領先,而約翰遜則停下來了,捂着腿棄賽了,索性連第二名都不要了。
最終,貝利以14.99秒的成績孤獨撞線,他最後還扭頭看了一眼約翰遜。賽後,他毫不客氣地開噴:「約翰遜根本沒受傷,他就是個弱雞,怕輸。我真想再來一場,這樣我就能再踢一次他的屁股。」
賽後新聞發佈會,約翰遜對於受傷的質問保持了沉默,他甚至拒絕回應貝利的侮辱之詞。
那一場比賽里邁克爾-約翰遜是否真的因傷退賽,外人不得而知,但當年全美世錦賽選拔賽約翰遜確實因為左四頭肌拉傷沒有參加。
好在,國際田聯就在那之前制定了新政策:上屆冠軍自動拿到本屆「外卡」。這樣,傷愈之後的約翰遜才得以前往雅典世錦賽,再度拿下男子400米金牌。
而那屆世錦賽,貝利卻無緣金牌美國新生代飛人格林開始崛起,他不僅包攬了1997年、1999年和2001年三屆世錦賽冠軍,還在1999年打破了男子100米世界紀錄,恰好就是把貝利的紀錄刷新,格林跑了9.79秒。
所以,在田徑賽場,運動員的傷病,身體狀態,心理因素都是影響着成績的絕對因素。
這場比賽開始前,葉欽能夠感覺自己的狀態不錯,通過今年國內的三站室內賽熱身,然後到全國田徑特許賽和兩站大獎賽,身體的狀態似乎隨着天氣轉暖正在不斷的往上走。
但同樣的,這場比賽里的,尤塞-博特,沃爾特-迪克斯,華萊士-斯皮爾蒙這些人都基本上和他的軌跡相差不多,彼此即便有差距,這個差距也很小。
但越是如此,葉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