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德孚這麼說,梅小玉當然以為他是在開玩笑,雖說不少著名的古典戲劇,都是由文人創作出來的,但像王德孚這種特別新派的文人,怎麼可能編出什麼古典戲劇來呢?
梅小玉相信王德孚可以去當電影的編劇,卻不信他能搞好古典戲劇,不過她卻沒有表現出心中的質疑,嘴上卻特別給王德孚面子:「那如果有一天我能表演你編出來的古典戲劇,我肯定會感到非常榮幸的。」
然而讓梅小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王德孚竟然真的開始直接編古典戲劇了!
王德孚講述的這個古典戲劇,正是在他那個世界極為有名的《西廂記》,可以說是最為經典的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
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劇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衝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
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而這個世界當然是不存在《西廂記》這樣的著名古典戲劇的,類似的當然也有,但是在劇情張力上,與《西廂記》的差距頗大。
王德孚覺得《西廂記》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於它哪怕是放到後世,也是一部結局大圓滿的讓眾多觀眾喜聞樂見的故事,而不是什麼盪氣迴腸的悲劇,專門賺取觀眾的眼淚。
實際上《西廂記》是脫胎於《鶯鶯傳》,相較於《鶯鶯傳》簡單描述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情節,《西廂記》的情節無疑要豐富得多,人物形象也立體生動得多,更容易博取讀者的好感。
《鶯鶯傳》裏的張生熱衷於追求功名利祿,不敢反抗崔夫人這種封建家長,甚至對鶯鶯始亂終棄,令人厭惡。
但《西廂記》裏的張生卻勇於追求愛情,且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既可愛又感人。
鶯鶯對愛情的追求更是強烈,在與張生互生情愫後,她全然不顧世人的眼光,主動接近張生。
送張生進京趕考時,她對張生能否高中毫不介意,只盼他早日考完,早日歸來。
這種毫不摻雜物質誘惑的純潔愛情觀,令人動容。
除了男女主角外,《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裏的紅娘形象也相當突出,她本受崔夫人之命,去監視小姐的一舉一動,結果卻成了幫助小姐追求自由愛情的好幫手。
她聰明機靈,有智有謀,周旋在張生和崔夫人之間,每每都會將強橫的崔夫人逼得無言以對,說她是張生和鶯鶯的愛情軍師,一點兒都不為過。
兩人最後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實在要多謝紅娘從中穿針引線。
《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而且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西廂記》。
歷代文人對《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佈全球。
《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
而這個世界就有不少像《鶯鶯傳》這種讓觀眾們覺得不是很爽的古典戲劇,卻少有《西廂記》這種更加讓觀眾們覺得喜聞樂見的大圓滿作品,因此,可以預料的是,當王德孚將《西廂記》這樣的古典戲劇搞出來,絕對可以在古典戲劇圈子中,引起不小的轟動。
不過古典戲劇這種東西,其實通過口述的話,真的很難完全將它的美妙之處展現出來,因為古典戲劇中有不少極富詩意的唱詞,需要通過戲者演繹出來,才能擁有最佳的感染力。
因此,梅小玉雖然聽王德孚大概講述了《西廂記》的故事,但是她卻並沒有直觀地感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