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拱明乃是副將,秦家還有都督簽事的世蔭,乃是大明的軍事貴族,做事、說話喜歡直來直去。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見馬祥和跑題了,不耐煩道:「馬將軍,別繞彎子,有話直說,顧準將軍也是自己人。」
馬祥和道:「末將的意思是征虜大將軍值得信耐,我白杆兵應該以他馬首是瞻,如果征西將軍一意孤行,咱們堅決不執行,法不責眾,真發展成那個樣子,征西將軍也只能選擇妥協。」
喲!這話值得商榷!秦拱明、秦翼明、秦祚明等等不敢附議,一起瞧向表兄弟馬祥麟。
公然聚眾抗拒母親的軍令,馬祥麟還真的做不出,他一臉為難。
馬祥麟的樣子落入顧准眼中,他笑了,道:「馬將軍是個大孝子,咱們怎麼能脅迫他做出不孝之事,本官有個計劃,一定不會讓大家為難,諸位附耳過來。」
顧准跟幾個白杆兵主要將領一番耳語後,幾人都連呼妙計。
第二天,忠君愛國得近似於狂熱的秦良玉一意孤行,根本不管顧準的忠告下令開拔,白杆兵往北走了三里就被漫山遍野的饑民堵住了去路。
一群耄耋老者顫巍巍來到秦良玉馬前跪下了,唬得秦良玉趕緊滾鞍下馬前去攙扶,然而這些長者都不肯起來。
一位瞧上去有功名的老族長用嘶啞的聲音道:「秦將軍,您不能拋下我們啊!家家戶戶的糧食都被流寇搶了,被燒毀的家園不計其數。
眼看着天越來越冷,上百萬人將要在饑寒交迫中死去啊!您要是不管,族中那些青壯年怎麼肯餓死?他們十有八九會從賊變成流寇。」
這就是顧準的計策,連夜發出通知讓老百姓強留白杆兵。
此時流寇剛退,正是人心惶惶之時,成都周邊四鄉八壤的老百姓確實如同驚弓之鳥,他們得知「紅旗軍」、白杆兵來了安心不少。
族老、里長等等被前去聯絡的人稍微蠱惑,得知大軍要開拔,立刻意識到將要大難臨頭,紛紛號召鄉親們一定要留下秦良玉和她的人馬。
這一招果然湊效,秦良玉沒法驅趕老百姓執意上路,只能安慰川中父老。
她跟帶頭的長者商量道:「父老鄉親們,本官為國殺敵奉旨追擊、殲滅流寇,不是拋棄大家而去,鄉親們堵住了大軍的道路會導致流寇逃之夭夭誤了戰機。」
幾位老者哭訴道:「秦將軍,白杆兵、『紅旗軍』是我們的依仗,是父老鄉親活下去的指望,有你們在身邊,我們即便忍飢挨餓都覺得安心。
你們要是走了,僅僅靠鄉約、族規,我們根本約束不了族中的年輕人。
那些原本老實本分的後生都有可能為了一口吃食鋌而走險,如果族中年輕人演變成了殺人放火的反賊,我們這些糟老頭子即便死了也沒臉進祖宗祠堂啊!」
這時更多老百姓聚集,黑壓壓跪了成千上萬,他們異口同聲道:「秦將軍開恩,留下吧!四川父老需要您的幫助。」
這個架勢誰還走得了?被算計的秦良玉只能選擇讓步,她心裏在盤算,是不是可以連夜拔營北上,躲過老百姓的圍堵。
她道:「鄉親們快快請起,本官答應你們暫時不走了。」
饑民中頓時爆發出歡呼聲,然後就有「紅旗軍」宣傳隊大聲宣佈道:
「征虜大將軍、征西將軍莊嚴承諾不會餓死一個川中父老,從今天開始施粥,每天兩次,粥鍋里插上筷子保證不倒。」
「草民謝謝征虜大將軍恩典,謝謝秦將軍……」
「征虜大將軍萬勝!征西將軍萬勝!紅旗軍萬勝!白杆兵萬勝!……」
不知誰帶頭歡呼,有可能是宣傳隊安排的迷子,也有可能是某個饑民有感而發,頓時口號聲震天響。
這時幾十「紅旗軍」知識青年帶頭唱起紀律歌:「紅旗軍人一定要牢記,餓死也不搶掠老百姓……」頓時引得數萬人引吭高歌。
無數被禍害了家園食不果腹的饑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抹着眼淚跟着唱和……
黃漢救濟川民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拿出大量錢糧,相信用不了多久,征虜大將軍會在每一個川民心中紮下根。
人心向背很重要,明朝的四川也是人口大省,川民何其多也,
第七百九十七章: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