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是一門科學。計劃經濟時代,沒有銷售壓力,工廠只要完成上級交下來的生產任務就行了。所以,二三十年來,工廠就沒有營銷這個概念。
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自負盈虧,自尋出路的情況下,工廠的銷售理論,基本是一片空白。領導者們意識到這個問題需要時間,領會這個問題的實質需要時間,真正總結經驗,學會如何實際操作,更需要時間。
所以,企業的失敗,完全歸罪於產能落後,體制問題,是片面的。
營銷更是一門經驗型的科學。如何管理營銷人員,如何區分客戶,如何做大市場?甚至是客戶出現問題,什麼情況下可以在客戶的下層解決?什麼情況下需要與上層溝通?隨時掌握客戶效益動向,防止因客戶經營不善給自己造成損失,等等大大小小的課題和經典案例,完全可以頂上一本百科全書。牽扯到的學問,比如心理學、關係學、概率學等等,複雜、詳細而又因人、因行業各異。
在國企不掙錢的時代,個別炒單人員,卻可以遊走於國企之間,自己掙個盆滿缽滿。腐蝕手段只能算一個方面,掌握了正確的營銷手段才是實質。
這也可以充分證明,企業的衰敗,不是一個片面的客觀原因,而是缺乏真正的現代知識和現代管理理論。
高強、張年發們,最多算是企業內部生產管理的好手,並不擅長營銷,等於是瘸着一條腿走路。往往下十分力氣,得到五分回報就不錯了。
當劉萬程引進現代的管理手段,將他們瘸着的那條腿治好,兩條腿走路的國企,爆發了巨大的潛力,也就不難想像了。
而像劉勇,就不是瘸一條腿走路的問題了。他是兩條腿都瘸,整個兒一癱瘓,靠關係上位,要是能把二分廠搞好,那簡直就是奇蹟!
就說內部生產管理,質量與效率,價格與工藝,這些最基本的東西的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他都鬧不清楚,何談管理?
最搞笑的一個故事,就是二車間一個車工,偷偷弄了幾個私活來干。他把車床圖紙夾上擺着車間工件的圖紙,車床飛轉的卡盤上,上着的卻是自己的私活。只要工件旋轉起來,就很難分辨他幹的到底是什麼了。
這天正趕上劉勇高興,到車間裏巡視。他看看那個工人,然後讓他把車床停下來。
那工人嚇的臉都白了。劉萬程在的時候,對干私活有着嚴格的規定,工人下崗,幹部免職。
那工人蒼白着臉,手腳哆嗦着看劉勇。劉勇站在他對面,靜默一會兒,不慌不忙從油盒裏拿起毛刷,在那工人幹着的私活上刷了些機油,然後叮囑說:「要時常打油潤滑,不然工件光潔度不好。」
這個笑話,一直在二分廠流傳了許久許久。
內部管理這條腿瘸了,有對外銷售這條腿撐着也行啊。現在有好多大企業老闆,都是靠銷售起家的。比如那個「好什麼什麼造」的女老闆,這足以說明營銷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這方面,劉勇雖管過一段銷售,但除卻不正之風,他恐怕什麼也沒有學到。
這個活不如那個活利潤高,當初劉萬程為什麼不接這個?不用問,這小子肯定吃回扣了!我說怎麼找不着他的把柄呢?他吃回扣當然沒有記錄可查了。把那個活停了,去接這個活來干!
結果就是,活交了,貨款要不回來了。
更多的卻是,吳曉波走了,同時也帶走了大量的訂單。
在這個儒學傳承千年,講究人情大於一切的古老國度里,無論什麼性質的企業,合作首先講究的,就是雙方能否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誼。
吳曉波幫着劉萬程干,是處於兩個人逐漸建立起來的友誼,也是他看好劉萬程,把他當作潛力股。但他自己也要吃飯,當然就得利用以前建立的關係網炒單。
二分廠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在劉萬程離開之後,業績迅速滑落。先是沒有了工人的高工資,接着就是欠賬回收困難。要賬也是一門學問,在這裏咱就不說了。
再接着,就是流動資金開始短缺。那時候,可沒有地方給你貸款,連銀行都怕了這樣的企業。
二分廠終於重新回到了當年風平浪靜的軌道上,劉萬程穿越激起的漣漪,就這樣逐漸消失了。
像劉勇這樣的干
81.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