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
清軍的紅夷小炮一門門被拉到明軍車陣正南前方一里半開外的時候,龜山上的大儒史可法就開始數數了。
軍事家嘛,當然得懂數學了!
「三十五,三十六......德威,為父沒數錯吧?」很快,史大儒已經數完了,他擔心自己數得不仔細,還回頭問了一句。
「大人,您沒數錯,是三十六。」
「都是紅夷小炮?」史可法又追問了一句。
「對,都是韃子的紅夷小炮,咱們叫三磅團炮的。」
「他們一個紅夷小炮牛錄有多少門炮?」史可法又問。
「應該是六門。」史德威答道,「看來多爾袞要把所有的紅夷小炮都用來轟咱們的正面中央了......大人,可以把裝着米麵和紅薯乾的蒲包堆上去,多少可以抵擋一陣。」
史可法一邊觀察着前線的情況,一邊輕輕點頭:「也是個辦法......去安排吧。」
多爾袞現在運用的是集中火力轟擊一點的戰術,集中36門紅夷小炮轟擊史可法的車正正南面中央一段,差不多就一里多寬的車牆。
紅夷小炮的射速不慢,哪怕清軍炮手水平稀鬆,一門炮一個時辰也能打出七十餘發炮彈,36門炮就是2500多發炮彈。如果都打在一段500米寬的正面上,火力密度可想而知。
而且因為距離很近,沒有打偏的問題——即便打偏也能給明軍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明軍為了對抗清軍的騎兵,結陣緊密。只要炮彈的落點在明軍大陣當中,就能造成傷害。
反之,明軍的炮反擊很難給清軍造成太大的損失。因為清軍列陣鬆散,展開了二十餘里的寬大正面,騎兵和騎馬步兵擺得一群一群的,而且也不是固定不動的,真要挨了炮轟,他們是會後退閃躲的。
所以明軍的炮反擊只能針對清軍的炮陣進行,可是清軍的炮兵也用裝滿麵粉的蒲包給沒一門紅夷小炮都搭了個掩體,使得明軍的炮反擊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至於出動步兵騎兵衝擊清軍的炮兵陣地......多爾袞也早有準備,超過20個牛錄的八旗兵就在清軍炮陣後方二百步外展開,隨時準備發起衝擊。
另外,多爾袞還調了六個老八旗漢軍的火銃牛錄在自家炮陣當中展開(擺在大炮的間隙),以掩護炮兵。
看着清軍的炮兵、步兵、騎兵井井有條的展開佈陣,史可法就知道自己的車陣死挺着挨打是不行的。36門紅夷小炮集中轟擊一段車陣,最多兩三個時辰,就一定能打開缺口......哪怕史可法的人將裝糧食的蒲包當成沙袋用,也一樣是扛不住的。
然後清軍的步兵、騎兵就會衝着缺口猛攻......
史可法終於放下望遠鏡,又低聲吩咐左右道:「去請高撫台、左團練、黃總戎和兩位李總戎。」
高鴻圖、左懋第、黃得功、李成棟和李士元很快就被請到了史可法跟前,隨後就是一場陣前軍議。
「東虜看來是把所有的大炮都集中起來擺在咱們的正前方了......」史可法說,「咱們光挨打可不行,必須反擊!」
「督師,」黃得功也同意史可法的意見,「末將發行東虜的陣形鬆散,正面過於寬大,他們的右翼,李莊和牛家莊一帶的兵力看中有點單薄。如果咱們能夠出動萬餘步騎精銳,牽引火炮,快速迂迴至牛家莊,將那裏的東虜擊退,此戰就大有可為了。」
挨不住炮擊就主動出擊,這是方陣時代非常多見的打法,在很多次戰役中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當然了,在炮戰不利的情況下匆忙發起的步兵和騎兵攻擊,一般也很難取勝。不過史可法現在也不求勝,只要能把多爾袞的主力拖在戰場上,捱到朱慈烺率領的三萬多人趕到,那就能大獲全勝了。
哦,也不需要大獲全勝,來個兩敗俱傷就行了!
大明傷得起,東虜可沒那麼厚的本錢。
「萬餘步騎精銳能在東虜的眼皮底下運動到牛家莊?」高鴻圖有點擔心。
牛家莊距離龜山有十幾里地,萬餘人的大軍沒一兩個時辰可過不去。
「末將親自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