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兩當然不算少,」羅大公拈着鬍子,心算了一會兒,「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數目了。」
「什麼?」宋時烈的老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這是人話嗎?這是一個大明知府能說的話嗎?
一億兩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數目了......你這個上海府一年要替朱家皇帝搜刮多少?
羅大公仿佛知道宋時烈在琢磨什麼,自己掰着手指頭就交待了:「下官所任的上海府,去隨就收了一百多萬兩的農稅和軍糧租,又收了一百多萬兩的商稅,還收了一百多萬兩的商埠地稅和地租,此外還有五百多萬石的關糧米......這些關糧米一共賣出六百多萬兩!這些加在一塊兒,差不多就上千萬兩了!宋先生,你覺得這一億兩算多嗎?」
這,這怎麼可能!?
宋時烈真的被驚呆了,都有點分不清現實和夢境了。
一個府就搜刮到一千萬兩......雖然有六百餘萬實際上是關稅,但剩下的三四百萬是實打實的!
大明現在多少個府啊!其中也該有幾個府不比上海差吧?比如應天府、揚州府、蘇州府、廣州府、武漢府、饒州府(景德鎮)、杭州府......一個億,沒準真的能搜刮到啊!
宋時烈想想又不對。
「大公兄,大明不是在和東虜打仗嗎?攻佔三年,虛耗財富不計其數啊!」
羅大公搖搖頭:「不止和東虜打,西邊還有一場,是和什麼葉兒羌汗國在打!另外,海上和西班牙人也打了好幾年了,只是大家都沒挑明,咱們掛着日本人的招牌,他們則打着大蒙古國的招牌。大家都不撕破臉,也不大打,但還是在打。」
同時三場戰爭在打啊!
居然沒有打窮?
宋時烈不敢相信。
羅大公其實也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他搖頭道:「照理說,這樣窮兵黷武是應該要窮困的。可問題是,東南一帶這三年到處都富得流油,還越打越有錢了......現在真是百業繁榮,萬民富庶,我在上海當了十來年的知縣、知府,就是這兩三年的年景最好了,幹什麼買賣都掙錢。而且還不止上海府一地如此,據我所知,江南省所有的州府都是一派繁榮!
一億的兵費雖然不少,可是大明東南現在的狀況,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發生在大明東南的,其實是「戰爭景氣」,資本主義時代中一個很常見的經濟現象!
羅大公當然沒聽說過,但是朱慈烺卻是知道的!
雖然他這兩三年都沒怎麼回南京,但是大明東南出現的戰爭景氣現象,卻早就被他所掌握了。
這種經濟現象對於現下的大明東南而言,其實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大明東南是一個規模巨大的手工業製造中心,每年可以製造出大量的絲綢、瓷器、棉布、鐵器、船隻、車輛、皮具、木器、軍火、甲冑、車輛、火藥、食鹽、藥品等等一切前方需要的東西。
幾十萬大軍在前線作戰所需要的一切手工業品,大明東南都能保質保量的生產出來,而且還能組織起龐大而且高效的後勤部門,將所有的東西通過陸路和水路運往前線。
如果僅僅只有發達的手工業,大明朝廷還是會受困於財政的,但是大明國內其實並不卻少所謂的「錢」。畢竟大明東南的手工業繁榮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唐朝中後期開始,東南的手工業就非常發達了。到了明朝的中後期,借着大航海時代的東風,大明東南的手工業在短短百餘年內,就為大明賺來了幾億兩之巨白銀,硬生生的將中國從一個白銀匱乏之國變成了可以用白銀充當貨幣的「白銀帝國」。
只是在朱慈烺接手之前,大明東南的經濟還存在兩個巨大的缺陷,使之沒有辦法向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過渡,也就沒有辦法將巨量的白銀從「死錢」變成「活錢」。
其中一大缺陷是農業不足以支撐手工工場的進一步發展——以為資本主義可以脫離農業的支持,依靠少量的冶金和金屬加工業一路突飛猛進,跑步進入資本主義,那是非常不切實際的。
因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聚集人口,如果連人都沒幾個,你還怎麼搞工商業?早期的工商業都是「人海戰術」,開個礦
第926章 越打仗,越繁榮(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