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奏凱還朝,還親自押送着兩三萬奴賊俘虜回了北京,然後又在萬勝宮大擺慶功宴,和有功將士來了個不醉不歸。慶功宴後,又是大手筆的封賞!升官的升官,放賞的放賞,而最吸引眼球的則是封爵賜莊。光是侯爵就一口氣封出去多少個!
帳前諸軍總參議陳奇瑜、帳前諸軍總參議同知曹文詔、帳前左軍總兵盧象升、帳前右軍總兵周遇吉、殿前軍總兵孫傳庭、燕寧總督洪承疇、薊遼總督袁崇煥、遼西總兵祖大壽、薊鎮總兵趙率教、寧遠總兵何可綱、大同總兵滿桂、宣府總兵黑雲龍、大寧守備孫祖壽、平遼總兵毛文龍、帳前左軍副將黃得功、殿前軍副將孫應元、元輔王在晉、閣老孫承宗、閣老張鳳翼、閣老畢自嚴等二十人全都應功封侯!
另外還有以及去世的楊鎬、袁應泰、徐光啟三人也都追封了侯爵,爵位由他們兒子繼承——別以為死人了就可以不封侯了不努力了,這個實封的爵爺都是世襲罔替的!
二十三個侯爵之下,還有四十五個伯爵,五十一個子爵,六十九個男爵。吳三桂、黑文韜、孫大炮、史可法、高弘圖、楊嗣忠、張翼明、秦良玉、李自成、馬祥麟、猛如虎、虎大威等功勞不小,但沒湊夠一個侯爵的功臣都封了伯爵,功勞再小一些的,則封了子爵、男爵。一共封了一百八十八個爵......很吉利的數字啊!
而這一百八十八個爵還都是實封的,最小的男爵也擁有250戶封戶和擁有25000畝可耕地的勛莊......一共封出去十一萬零八百戶,田一千一百零八萬畝,所賜錢糧布匹合計一千一百零八萬!
真是空前大封啊!
當然了,十一萬零八百戶的人口不算什麼......現在大明就是沒飯吃的窮人多啊!而且到崇禎17年止,沒飯吃的大明百姓還會越來越多!所以封一點給功臣(其實是功臣自己去招募),朱由檢一點不心疼。
而一千一百多萬畝可開墾的土地,對現在的朱由檢來說也不算什麼。又不是長城內的熟田,而是口外的荒地,根本不值錢。而且那些土地雖然被明軍控制,但是統治並不牢靠,普通的民戶遷過去很難立足,搞不好就成了奴賊和一些不甘心老老實實放牧的蒙古部落的肥羊了。
為了遷移軍戶過去,朱由檢已經想了不少辦法,而且也花了不少錢糧......可別以為這年頭只要拿出不要錢的土地,就會有嗷嗷叫的貧下中農願意衝過去一邊種地一邊打仗,那是在做夢!現在是小冰河期,到處都鬧旱災,北方的氣候又冷的要死,而且那些被明軍打下來的土地都不怎麼安穩,沒點本事,或者沒有良好組織和武裝的移民遷過去基本上是胡虜送人頭。
而組織良好,裝備精良的武裝移民團伙......運營成本可就高了,而且管理難度也大,能在開張幾年後達到收支平衡就不錯了,盈利根本就是做夢!
所以平民根本不會去,只有國家組織的軍戶團體或是軍事貴族組織的軍戶團體,才會去那種地方搞武裝移民——這兩者看重的都不是錢糧方面的收益,他們要的是血稅!
而國家管理軍戶的能力,經過明朝二百多年的實踐,已經充分得到了證明。所以朱由檢不得不依靠勛臣和九邊將門以及藩王府去管理軍戶......現在九邊將門和老勛貴這幾年已經很努力的在口外的邊地建立了許多新千戶所。
現在該新貴們勇挑重擔了!
這188個爵,只是個開始,依着朱由檢的心思,怎麼都得封他個888個公侯伯子男啊!
只是他一下拿不出那麼多錢糧「賞賜」給下面功臣,又不好意思讓他們貼本當功臣......畢竟不是人人都像鄭芝龍和朱慈烺那麼能弄錢的。
所以朱由檢不得不從國庫當中搬出錢糧以賞賜的名義貼補給功臣......
188個爵爺封完,再加上給參戰的將士放一筆犒賞,再給陣亡和重傷的將士發放了一大筆的撫恤,好不容易有點存銀存糧的太倉庫,又空空如也了——兩千多萬就這樣出去了,國庫當然空虛了!
而存在南陽、襄陽兩個救命倉的糧食又不能動......到了崇禎八年正月,朱由檢的手頭又緊巴巴的了。
這都當了八年半的皇帝了,怎麼還那麼窮呢?當年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