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掐會算的朱由檢還是算漏了一件事兒,就是在崇禎元年的三月,就在他為了在五月份和虎兔敦汗的插漢部開戰的時候。大明朝真正的死敵黃台吉,就在距離薊鎮邊牆的喜峰口外三四百里的大凌河邊!
黃台吉所部的營寨,就在大凌河上游的木蘭山下。這處營寨是典型的騎營,乍看有點散漫,留出的空地很多,壕溝既窄且淺,寨柵也是草草敷衍,只有望樓修得認真,又高又大。這樣的營寨,是專供騎兵使用,營中人馬活動範圍極大,大隊騎兵,都可以進退自如。不過要找個高處俯瞰的話,就能發現這處營寨有點小了。考慮到其中容納的都是比較佔地的騎兵,因此屯駐其中的兵馬不多,最多就是萬餘人。
而在這處後金兵大營邊上,還有另外一處新立的營寨,卻是溝深牆高,設立得緊密堅固。但是營寨當中的帳落卻是各色各樣,非常雜亂,甚至還有木料茅草搭起來的棚子。另外,這處營寨之中並沒有箭塔望閣,而是在寨牆之外修建了高格,佈設了箭手。還不時有後金軍的馬甲,在寨牆之外驅馬巡邏......很顯然,這是一處用來關押生俘的營寨。被關在其中的,都是插漢部多落特營的部眾,有一萬一千餘人,全都被解除了武裝,扔在營寨當中,等着給八旗大爺們當包衣奴才了。
黃台吉本人居住的是一頂明黃色的大帳,就在那處騎營的中間,四周宿衛這幾十個白甲精兵,還不時有策馬而來的八旗軍軍官和蒙古貴族打扮的男子,在黃帳外面被那些白甲兵攔住——大汗正有要事!想見大汗就得耐心等候!
而此時黃帳之內,黃台吉正端坐在一張胡床上,身邊擺了兩個馬扎,坐着兩個穿着白色戰衣的青年。其中一個年長一些,看着有點瘦弱,臉色蠟黃,一副病怏怏的模樣。這人就是黃台吉的十四弟多爾袞!
另外一人看着只有十五六歲,長得卻是膀大腰圓,國字大臉,和黃台吉有點像,小小年紀,臉上就已經有了橫肉,一看就是個不講道理的凶蠻之人......他就是多鐸,黃台吉的十五弟。
這一次黃台吉出徵到達大凌河上游的戰役,史稱「黃台吉一征察哈爾」。是後金天聰二年二月初八出的兵,出兵的原因則是收到了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的邀請——喀喇沁蒙古本是大明的藩臣,定居在薊鎮、宣化、遼西邊牆之外。距離插漢部原本的老巢遼河河套地區很近,一直以來都是大明和插漢部互相爭奪的對像。
不過在插漢部主力西遷之後,喀喇沁三十六部的首領們卻在二月初一向瀋陽派去使者,請黃台吉出兵,幫他們攻打插漢部留在遼河河套地帶鎮守的多羅特營。
而黃台吉在得到喀喇沁諸部首領的邀請後,在二月初八就出了兵!因為出兵比較倉促,所以沒有來得及調集大軍,只帶了萬餘精銳,疾速行軍,搶在多羅特營反應過來之前,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從遼河一路追到了大凌河,也就是蒙古人所說的敖木倫,在大凌河邊會同喀喇沁部的聯軍大敗多羅特營,俘獲了一萬一千餘人,繳獲牛羊無數。
此戰之後,插漢部在左翼蒙古的威望大大受挫,包括喀喇沁三十六部和內喀爾喀五部在內的蒙古部族,在幾個月內,就會成為大金國的附庸。
而黃台吉繞道入關的通道,也被徹底打開......哪怕缺心眼的袁崇煥賣糧接濟正遭遇災荒的喀喇沁和內喀爾喀各部,也挽回不了什麼了。
畢竟黃台吉剛剛向他們展示了自家的殺人手藝......真是殺蒙古人如砍瓜切菜啊!
之前壓着喀喇沁和內喀爾喀各部的插漢部精兵在面對後金八旗兵的時候......簡直是不堪一擊!
得到消息的喀喇沁部落首領當然紛紛來歸,不過今天黃台吉卻沒功夫見他們。
因為黃台吉正在自己的營帳中熱情的接見兩個漢奸——范文程和范永斗。
這兩個漢奸是在三月初八得知敖木倫大捷的消息的,立即就離開了張家口,在幾十名白甲兵的護送下,日夜兼程,三天四夜就跑了七八百里,終於搶在黃台吉回軍瀋陽之前,抵達了木蘭山。
他們二人為黃台吉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黃台吉皺眉問:「你們確定南朝小皇帝從遼西抽調大軍去了大同和薊鎮?」
「非常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