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長達半年時間的談判,英法奧三國終於達成了初步協議。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1875年12月12日,英法奧三國代表在巴黎簽訂了《調解國際衝突備忘錄》。
這份備忘錄,實際上也可以看成是國際公約的草案,明確了殖民地爭奪的規則。弱肉強食還是少不了的,只不過批上了一層法理的外衣。
即:
1、以實際佔領為準,先佔先得;
2、以目前的殖民地勢力範圍為準,互相承認對方的主權;
3、禁止相互干涉殖民地內政;(備註:具體是禁止扶持地方勢力,禁止走私武器,禁止輸出民族主義……)
4、無主之地爭奪各憑本事,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盟友有義務提供一定的幫助;
……
前面三條才是重點,可以緩和三國之間的殖民地衝突,第四點那就要看怎麼理解了。
幫助肯定是有的,不過這個力度有多大,會不會幫倒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了。
比如說:殖民團隊遭遇意外,流落當盟友殖民地中,估計大家很樂意做個順水人情,給他們提供補給。
要是想要爭奪某個戰略要地,或者是一片富庶的殖民地,需要盟友出手幫助,還是要拿利益說話。
要不然條約中就不會有「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條件,本身這就是一項免責條款,因為利益這個概念太大了。
這也是正常的,真要是盟友白白出手幫忙,估計大家也不會放心。英法奧三國都不是吃素的,想要佔便宜,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或許在這裏賺了,又在別的地方賠了進去。國際外交博弈,從來都要三思而後行。
很多時候看似佔便宜,實則是競爭對手給你挖的巨坑。這方面弗朗茨絕對是佼佼者,最擅長讓競爭對手歡天喜地的去跳坑。
相比之下,英國人又是另一個極端,他們最擅長挑撥是非。和英國人打交道必須要小心,不然很容易被帶偏。
法國外交比較平衡,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卻又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
相比之下,普波聯邦和俄羅斯帝國就好對付的多了,他們在外交上屬於衝動型的,特別容易被挑撥、或者是掉坑裏。
這是弗朗茨的個人總結,也是基於事實資料的。俄羅斯帝國長期被歐洲社會排斥,外交不給力是主要原因。
要不然的話,反法戰爭時期就是他們融入歐洲世界的最佳機會。
戰後作為歐洲各國的救世主,俄國人一躍成為了歐陸霸主,居然還被排斥在主流圈子外,這外交也沒誰了。
柏林政府太過迷信武力,從而忽視了外交關係發展。這一點從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來,當年普俄戰爭時期,作為打手的普魯士王國,和英法連一直盟約都沒撈到。
這簡直是送上門的機會都不知道利用,不需要盟約條款多麼有利,僅僅只要有名義上的盟約,在戰後談判中都可以多撈取很多利益。
可以說沒有俾斯麥過後,柏林政府的外交就不及格了。當然,這也是傳統了,普魯士王國的外交一直都不咋地。
要不然的話,德意志地區老大早在上個世紀就易主了。
很遺憾,普魯士王國贏了軍事輸了外交,奧地利沒有被打垮,反而因為外部戰爭完成了內部改革。
作為贏家的普魯士王國,看似擴充了領土,實則是得不償失。
不但增加了一個敵人,還喪失了在德意志諸侯中的人心,成了大家心中背信棄義的「小偷」、「強盜」。
這樣的形象自然當不了老大,再然後哈布斯堡王朝又滿血復活了,甚至還兼併了匈牙利,再次拉開了雙方的實力差距。
……
「國際會議什麼時候召開?」
弗朗茨沒有問地點,拿破崙四世似乎繼承了拿破崙三世愛出風頭的特點,繼位過後特別熱衷於召開國際會議。
這方面法國人特別大方,只要是法國召開國際會議,那麼相關費用他們都全部包了。
當然,這個費用僅限於代表團在法國的日常生活、住宿,以及召開會議所需的費用。
看似這個年代國際會議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