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會議上,阿爾布雷希特:「奧斯曼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小亞細亞半島漫長的邊界線,都是的戰場。書神屋 www.shushenwu.com
鑑於目前的特殊情況,我決定分兵多線、多點出擊,打亂敵人的戰略部署。
考慮到語言不通、配合作戰難度大,暫時各國部隊獨立指揮作戰,等登陸完成後再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就近聯合行動。
登陸作戰中,奧地利海軍會負責運送各國部隊過去,並且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
聯軍指揮部會派人記錄軍功,大家在戰場上的表現,都會成為戰後分配戰利品的參考。
誰有問題,現在可以提?」
「分兵」,這個消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了眾人意料。
在此之前,聯軍指揮部一直都在協調各國之間的配合,提出「分兵」前,阿爾布雷希特沒有和眾人商議。
不是阿爾布雷希特獨斷專行,主要是參加會議的人太多了,人一多智商就容易不在線。
尤其是還代表着四個國家,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本身出發點就不一樣。
拉着大家一起討論,除了浪費時間之外,沒有半點兒作用。
俄軍統帥伊萬諾夫率先開口道:「司令官閣下,分兵作戰沒有問題,問題是後勤怎麼保障呢?」
阿爾布雷希特淡定的回答道:「聯軍總指揮部會根據各部隊的人數統一分配物資,未作戰的時候,直接下發到師。
發起登陸作戰後,總指揮部將物資分配給各國指揮部,你們自行負責分配給各部隊。
總指揮部可以派船運送到你們指定的港口,前提是你們必須要保證指定港口的安全。」
略加思索過後,伊萬諾夫回答道:「我代表俄羅斯帝國贊成分兵!」
沒辦法,戰場上誰掌握了後勤,誰說話就硬氣。
阿爾布雷希特能夠這麼快壓服這麼多驕兵悍將,不是他的戰績彪悍,也不是他的人格魅力有多強,靠的就是掌控了聯軍的後勤物資分配權。
這是現實決定的,反土同盟四國除了奧地利富裕一點兒,剩下的三個都是窮鬼。
黑山和希臘是又窮又小,讓他們為大軍提供後勤物資,前線的部隊都得餓死。
俄國人倒是能夠提供部分物資,普俄戰爭過後他們還剩了不少戰略物資,可惜短時間內運不過來。
後勤上完全依賴奧地利,聯軍的話語權自然落到奧地利手中。負責分配物資的阿爾布雷希特,自然成為了君士坦丁堡最有權力的人。
俄國人也出兵三十多萬,分兵作戰對他們的影響不大。有這麼多部隊在,就算是單挑奧斯曼帝國,伊萬諾夫都不慫。
分兵作戰影響最大的還是黑山和希臘,獨立指揮雖然避免了成為炮灰的風險,可全軍覆沒的風險也增加了。
跟着聯軍主力一起行動,固然有可能幹髒活累活,可大家畢竟都是盟友,遇到了危險,俄國人和奧地利人不可能不可能不拉一把。
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一旦部隊損失慘重,聯軍總指揮部立即就會讓他們扔到後方打雜。
兵少那也代表着一個國家,屬於反土同盟中不可動搖的四庭柱之一。要是全軍覆沒,那就相當於少了一個國家。
軍事上影響不大,政治上確非常致命。無論是希臘、還是黑山,團滅任何一家,阿爾布雷希特這個總指揮官首先就難辭其咎。
分兵作戰就不一樣了,以國家為單位獨自出動,自己指揮的自己負責。就算是全軍覆沒,帶來的政治影響也大大降低了。
尤其是黑山公國,就一個加強團的兵力,一不留神就是全軍覆沒的結果。
黑山公國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元帥急忙問道:「司令官閣下,具體作戰計劃如何分配呢?」
分兵作戰有沒有危險,看看作戰任務就知道了。
馬克西姆·特倫蒂耶夫已經打定了主意,如果風險大就裝慫,反正黑山公國也沒啥國際聲譽,不怕丟人現眼。
這也是有歷史文化傳統的,從14世紀就開始和奧斯曼帝國死磕,以一隅之地對抗奧斯曼長達五百多年而不滅,足以證明他們的生存能力有多強。
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