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跟岳家軍的戰爭,李察打那些依託土堡要塞的藩鎮聯軍簡直太輕鬆了。筆神閣 bishenge.com
藩鎮聯軍高估了自身的戰鬥力,也高估了那些地主武裝團練面對系統兵時的戰鬥決心。
很多時候,只需要獨角獸攻城大炮轟上幾輪,土堡要塞中的藩鎮聯軍就會主動投降,戰鬥進行到大明曆16年3月份的時候,藩鎮聯盟驚恐的發現,他們寄予厚望的土堡要塞群根本沒有消耗李察多少兵力!
大多數土堡要塞連敵人的面都沒遇上就被重炮轟擊的投降,明軍自然不會有什麼損失……
就算能抗住重炮,被李察的輔助軍團一衝也就垮掉了,李察甚至連繫統軍隊都不用派出去!
輔助軍團都來自於之前俘虜改編的宋軍戰兵。
正兒八經的職業兵!
如果俘虜的是屯田兵,李察根本懶得改編,畢竟明國的財政很糟糕,養不起太多的士兵,俘虜的屯田兵都被發配到西域開荒種地去了……
所以,輔助軍團名字雖然很普通,但戰鬥力卻能達到宋軍的平均水平,一群職業兵組成的軍隊,士氣再低也比農夫兵強。
更何況還有李察提供的優勢火炮支援,戰場上一直都是順風仗,輔助軍團的作戰士氣還是不錯的。
李察雖然發不起軍餉,但允許輔助軍團破城後劫掠一番,當作戰鬥勝利的『津貼』。
結果藩鎮聯盟的土堡要塞被明軍火炮和輔助軍團各種吊打,屢戰屢敗,卻無法消耗掉哪怕一名李察的核心明軍士兵!
這是十分打擊士氣的!
再多的武裝團練也扛不住這種單方面損耗啊!
甚至李察還可以從武裝團練的戰俘中挑選精壯之士補充輔助軍團,使得軍團一直維持顛峰時期的兵力!
就此,藩鎮聯盟想要消耗李察實力的戰略計劃徹底破產……
既然消耗戰打不贏,那就只能會戰了,藩鎮聯盟拼了老命開始聚集所有的團練武裝,好不容易組織起來50萬烏合之眾,浩浩蕩蕩壓向李察的明軍!
可笑的是,這50多萬烏合之眾在向前線進軍途中,因為兵員素質太差,組織力度不夠,存在恐明症等原因,出現了大量逃兵。
當聚集到明軍對峙的前線時,50多萬烏合之眾跑得只剩下30多萬人……
差點少了一半!
就這30多萬人中,底層的士兵普遍對與明國的戰鬥抱有悲觀情緒,每一天晚上都會有逃兵私自離開,即便被抓捕者遭遇殘酷的懲罰,也無法徹底杜絕逃兵現象!
除了那些迷之自信的藩鎮聯軍高層外,大多數人都不對這場會戰抱有期望……
即便紙面上的數據很好看。
藩鎮聯軍30萬人,明軍即便加上輔助軍團也不到八萬人……
真正作為主力的系統兵不過兩萬多人,火炮跟以前一樣一門沒多。
正是紙面上的巨大數字差距,讓藩鎮聯盟的高層認為這場會戰己方必贏。
接下來,自然就是李察下令主動進攻。
30萬大軍不可能聚集在一處,原本藩鎮聯軍打算以兵力優勢迂迴包抄明軍的後勤線路,結果好幾萬人去包抄被李察的兩萬多近衛軍外加槍騎兵打了個全軍覆沒。
近衛軍僅僅戰損一千餘人!
這是在沒有火炮協助下的戰果!
槍騎兵死傷則是個位數……
與此同時,正面戰場上十多萬藩鎮聯軍在火炮支援下的輔助軍團進攻下屢戰屢敗,連一波進攻都擋不住,不斷後退再後退,每一次後退都會丟掉上萬人和大批糧草輜重……
結果李察的人馬根本不需要依靠自家後勤,光是靠搶奪戰利品就能養活進攻的主力部隊。
就這樣,李察輕而易舉的擊敗正面戰場的十幾萬藩鎮聯軍,將藩鎮聯軍整條陣線撕成兩半。
十幾萬藩鎮聯軍由於大量士兵投降和逃跑,最後只剩下不足一成被收納……
一連串失敗徹底打醒了藩鎮聯軍的高層,再也不敢玩什麼迂迴突襲的戰術,帶着殘兵敗將開始後撤。
李察的部隊則在後面一路追趕,火炮跟不上沒關係,步兵輕裝疾行追趕!
輔助軍團在前,近
426 剿滅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