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些漢字的寫法看漢字與事物本質的關係
文/安如山 成稿於2014年5月28日
大家都知道,漢字是靠象形、會意、指事、形聲等造字手段而形成新的漢字。每一個漢字的誕生,都反映了中國人民在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自身的認知水平和進展情況。
中國人在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過程中是不可能永遠準確的,總會出現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認識。這些錯誤認識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中國人自己要正視,我們在對自然界、人類社會、思維有了基本的、正確的認識後,其歷史上創造的錯誤漢字也必須予以改正,以還國人一個正確的理解。
很可惜,關於這一點,中國人沒有做到。這是不是說明中國人有認死理、不肯改錯的缺點呢?
以下略舉幾例。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中國人對兩個元素認知錯誤。一為非金屬的「溴」,一為金屬的「汞」。中國人把這兩種元素都錯誤地認知為「水」,因此在偏旁上從「水」。其實「溴」在偏旁上要從「石」,而「汞」在偏旁上要從「釒」。
2、中國人在對動物種類的認知上存在更多的錯誤。
如「蝙蝠」,中國人將其歸入「蟲」類,其實它是「犭」類,屬哺乳動物。
如「鯨」、「鯊」等,中國人將其歸入「魚」類,其實它們也是「犭」,是生活在海洋內的哺乳動物。
3、在認知人的心理現象方面,中國人把意識的產生源地歸入於「心」和「忄」。其實是「大腦」和「頭」、「神經」的作用。
4、在對植物和細菌的分野的認知方面,中國人對「細菌」、「真菌」、「病毒」等存在認知錯誤。中國人將其一般歸入為「菌」,竟從「艹」,把它們當作植物中的一種草。其實,「菌」是不同於植物的種類。
這樣的情況還不少,這裏就不再累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