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流線性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文/安如山 成稿於2010年5月6日
昨天是五四,青年人的節日。
五四青年節一過,如山又想起了五四的來歷,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事!是由於那個時代有一個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那時代的年輕人鬧革命,既革了孔夫子的命,也革了小腳女人的命,還革了封建先生的命,最為厲害的是,他們革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命。傳統文化中最為獨特的,便是革了中國語文、漢字的命,掀起了白話文運動。這一招,害慘了中國的語言文字!
中文其實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已經被現代的語文所掩蓋了。這個特點是:中文與語言的非對應性。所謂新文化運動,就是將中文與漢語儘量地對應,對應了的,叫白話文,不能對應的,叫古文或者叫文言文。這就是白話文與古文的本質差別。白話文是大眾化的語言文字,而古文是貴族化的語言文字。
中國的古文,只能來源於古籍。最古的文字,似乎越簡煉,越實詞化。其實不然。
古語言遠比今天的複雜,因為語言誕生於文字之先。如山相信,全世界語言的誕生機理是統一的,都是要達到交流信息的目的,因此,在語言在誕生的時候之語法規則,應該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語言的交流性,不僅僅是即時的,後來就產生了記錄語言的文字。
記錄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學習和留作歷史記錄。
記錄語言的方式,在東方和西方產生了重大的分野。東方的意象是只記其要,只記其形,因為文字就成了象形字,象甲骨文時代,那字只能刻在龜板上,那個小的一個地方能記下人們的語言嗎?顯然不能。因此就只能記其要,記其形而已,並不是記的語言,竹簡的誕生,雖然擴大了記錄的範疇,但資源也有限,當時要記下《史記》這樣的書,我想也是一個最為巨大的國家工程了。到了東漢,造紙術才出現,差不多一千年後,印刷術才出現,所以,在宋代之先,小說是不能出現的,人們表達情感與人交流,只能通過詩詞,就那麼區區的幾十個字。然而,人們的真正的交流會是那樣的嗎?顯然不是。你相信一對夫妻一夜春風的囈語,就會是那麼簡簡單單的幾十個字嗎?有了規模的印刷術之後,中國才出現基本反應人與人交流之本來面貌的彈詞、小說的出現。這不是中國的古人說話簡潔,而是資源短缺使然。
到五四後,我們的文字的表述方式也基本上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今天的人說話,已經和文字表達的方式差不多了。而古人說話和文字的表達方式是差得天遙地遠的。
《論語》是記錄孔子的語言的,但孔子說的話是《論語》裏記錄的樣子嗎?他說「溫故而知新」這樣的話嗎?顯然不是。
古人說的話是什麼樣子呢?在我國,其實是有規律可遁的。
在我國大陸上,離中原地區最遠的方言就代表着越古老的語言。大致是這樣子的,長江以南的方言,大概代表秦漢時期的語言,而嶺南,則代表的是春秋時期的語言。日本和朝鮮今天的語言,大致是唐宋時期的語言。因此長江以南和雲貴川地區的語言和朝鮮、日本話是近親,都是有粘連特徵的,有着準確的時代、語態規則,是和西方語言差不多的。
然而,大陸的語言記錄方法重在意和形,丟失了語言中的時代、語態特徵,但日本和朝鮮的記錄方法,則沒有丟失語言的任何部分。
北方方言區的人因為文字的記錄方式影響了語言的發展,從而使語言和文字慢慢地靠攏。今天的普通話,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口頭語和書面語的統一了,故而形成了南方方言與北方方言到了無法勾通地步的局面。
如山的老家,屬於贛方言區靠北的位置,老家人說的方言,與日本語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足以說明,贛方言與日本語是近親,大概都是唐宋時期的語言了。
這也說明,中國的語言文字的發展歷史,越古老的時期,差別是越大的。在中國的歷史上,越古老的語言,越與西方的語言是一致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語言是受文字影響最深的語言。
而西方的語言,則不受文字的影響,因為他們的語言是記音的,而非記形記義的。中國的文字是形義結合的,而西方是音義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