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說過,戈林現在已經成為德國空軍的阻礙。
不列顛空戰後期,戈林變本加厲。
通過不列顛空戰,所有人都意識到空軍將是改變未來戰爭狀態的關鍵力量,制空權被提高到比制海權更重要的地位。
畢竟制海權只存在於海洋,制空權卻對陸地依然能產生巨大影響。
作為德國空軍部長的戈林,對於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
此時的德國其他將領,尤其是德國海軍,非常希望能擁有航空母艦,這樣德國海軍就更有信心打破皇家海軍和大西洋艦隊的封鎖。
戈林這時候跳出來宣稱:德國任何會飛的東西都由我來管。
在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對小鬍子抱怨英軍轟炸機持續攻擊北部沿海,空軍卻沒能力為德國海軍提供保護之後,小鬍子就將第40轟炸機聯隊交給德國海軍指揮。
戈林聞訊後極為憤怒,他向海軍潛艇司令的鄧尼茲罵道:「你可以搞清楚一件事,只要我還活着,或說我還沒辭職之前,你們的雷德爾元帥休想得到一支海軍航空兵!」
這並不是戈林第一次暴露出狂妄自大的性格。
早在戈林剛剛擔任德國空軍部長的時候,德軍內部因為轟炸機路線爆發爭議,最終空軍參謀長凱塞林和轟炸機總監庫爾特·弗克比爾將爭議提交戈林處理。
凱塞林問戈林:你有兩種選擇,是要生產1000架四發轟炸機,還是數千架的雙發轟炸機?
戈林的答案很簡單:元首隻會問我轟炸機共有幾架,而不會問是哪種。
於是兩種已準備進行測試的烏拉山轟炸機原型機變成廢鐵,德國一直到二戰結束,也沒有研發出真正的戰略轟炸機。
南部非洲和德國最大的不同,在於南部非洲有一個清楚知道空軍未來發展方向的話事人。
戈林也不是一無是處,他擅長為空軍爭取資金。
1933年1月至1939年8月期間,德國共花費640億馬克在軍備上,其中有40%是用在空軍,戈林功不可沒。
戈林也因此受到德國空軍的愛戴,這是有原因的。
南部非洲投入到空軍上的資金更多。
大概30年前,南部非洲幾乎和俄羅斯同時研發了遠程戰略轟炸機。
俄羅斯人因為實力有限,對於遠程戰略轟炸機的研究並沒有堅持下來。
南部非洲這幾十年卻沒有閒着,一直在持續對遠程戰略轟炸機進行改進,於是就有了現在的「空中堡壘」和「超級空中堡壘」。
考慮到柏林路途遙遠,為轟炸機護航的「獵豹」都使用了外掛油箱,這有效擴大了「獵豹」的作戰半徑。
羅德里駕駛着「獵豹」飛上天空的時候,阿蘭還在耳機里喋喋不休。
羅德里現在已經是超級王牌。
阿蘭還差一架就可以成為王牌。
能飛羅德里的僚機,阿蘭技術不差,還沒有成為王牌是因為德國人的飛機不夠分。
這一戰之後,阿蘭應該可以如願以償。
「好了,好了,等會如果遇到德國人的飛機,我來為你吸引火力。」羅德里無所謂,他已經擊落了35架德國飛機,不差這一架。
35架這個數字在所有參戰的盟軍飛行員中排名第一。
長達數月的空戰,盟軍中湧現出很多王牌飛行員,第85中隊的阿拉德上尉和第501中隊的萊西少尉,戰績都是23架。
捷克的佛蘭切賽克以擊落17架的戰績,在除南部非洲飛行員之外,參戰的所有外籍飛行員中排名第一。
南部非洲飛行員不參與排名,實力在所有飛行員中獨一檔。
「獵豹」速度很快,一個小時之後已經進入德國領空,這時候德國空軍才反應過來,派出戰機迎戰。
不得不說,德國人的學習能力確實是很強。
歐戰爆發的時候,bf109和「獵豹」相比還有巨大差距呢。
甚至不列顛空戰爆發前,bf109都還遠不是「獵豹」的對手。
就在這幾天,德國又對bf109進行升級,新換裝的發動機